“市民对话一把手”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同志谈“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25.01.2018  12:00

访谈时间:2018年1月24日   访谈嘉宾:陈冬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简介: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同志在本期节目中就北京演出低票价补贴情况、文艺精品创作成果、春节文化活动安排、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北京演出市场现状等方面内容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访谈现场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冬

文字实录:   (主持人 国培源):各位听友、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国培源。    (主持人 黄彦):大家好,我是北京城市广播主持人黄彦。本次节目我们搭建的是全媒体的传播平台,您可以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广播、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千龙网、北京发布实时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并且和我们一把手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 国培源):今天的主题是:聚焦文化中心建设,此时来到演播室做客的是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欢迎您。    陈冬: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国培源):再过20多天就要过年了,很多朋友说离开北京有很多的依恋,因为有演出、展览,票价非常亲民,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 国培源):我们知道现在北京有很多剧场里正上演一些高品位的剧作。    (主持人 黄彦):对,七点半正好是这个时间。    (主持人 国培源):我们怎么能让工薪阶层也享受这些呢?    陈冬:2017年北京的营业性演出超过2.4万场,观众突破1千万人次,北京是当之无愧的演艺之都,每天晚上北京演出不下70场。比如说今天晚上在国家大剧院、首都剧场、保利剧院都在上演着不同的剧目。在推进文化市场繁荣的同时,我们始终关注民生,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能走进剧场,维护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今年我们出台了低票价的补贴政策,这是惠民的文化举措。政策规定在北京市的三千座以下的演出场所,开展营业性演出每场设置一定数量的100元以下的低票价,比如说一般性的演出低票价要是总票数的30%,儿童类的演出要达到40%。对于低票价,政府每张补助100元,对于歌剧、交响乐等大型演出每张补贴200元。    (主持人 国培源):高品质的艺术文化活动都需要很大的成本,这么多的低票价会不会影响到高品质市场的发展?    陈冬:政策的出台是为了维护普通市民的基本权益,花较少的钱欣赏到高雅的演出。对于市场来说它是一个良好的促动,通过引导使市场回归本体,扩大了我们的观剧人群和消费市场。实践证明,不仅不影响市场培育,同时还促进了市场发展。这几年北京无论是演出市场,还是票价,还是观影人数每年都在持续上升。    (主持人 黄彦):您说一张补贴100元,也就是80元的票原来应该卖到180元。    陈冬:对,这是政府的文化福利。    (主持人 国培源):我知道人艺的80元的票价太便宜了。    (主持人 黄彦):大家欢迎低票价,但是怎么保证演出质量呢?    陈冬:这正是我们这几年下大力气抓的。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几年在延庆、通州建立了文艺工作者的生活体验基地,引导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人民,从火热的生活当中来汲取养分进行文艺创作。    同时,我们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创作环境。近几年,我们推出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每年一个亿,用于引导我们的舞台艺术原创,支持文化传播,同时还培育文艺人才。    再比如,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让更多的文艺团体在这里排练创作。这是政府的平台,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格,每年有180个剧目从这儿排练出来,走向了我们的演出市场。    第三是北京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提供低价场租,让优秀剧目演出,观众通过低票价来欣赏到高品质的文艺演出。    此外搭建了展演平台。比如说“春苗行动”优秀少儿舞台艺术展演、圆梦中国、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还有北京市金秋优秀剧目展演,还有京津冀优秀剧目展演。我们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推出精品,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化的体现,把更好的作品提供给我们的广大市民。    (主持人 国培源):这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推动。马上要过年了,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筹办年夜饭,陈局长也要准备过年的文化大餐了,今年有没有让大家感觉到北京年味更浓的举措?    陈冬:今天上午代市长陈吉宁提出了文化深度融入发展。今天是腊八,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为了满足市民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希望广大市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文化年。一是舞台艺术,可以说异彩纷呈,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曲艺等11个门类280多场演出。一是有个特殊板块叫“戏韵动京城”,京津冀三地联袂演出,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连演25场。有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名家名团都非常值得期待。二是群众文化活动方面丰富多彩,全市四级联动,有400余项各类文化活动,有民间花会、有讲座、有电影放映、有展览游园、冰雪娱乐等等。最受欢迎的当属北京的春节庙会,我们还会按照前两年的做法,精选了十大庙会,叫做“文化惠民逛庙会、欢欢喜喜过大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免费向市民提供30万张庙会门票。    (主持人 黄彦):这个得抢,我去年就没抢着。    陈冬:从2月8号也就是腊月二十三开始,通过扫描文化局的微信公众号“文化北京”二维码,还有北京卫视的“摇一摇”,参与抢票,一个二维码可以换三张门票,以此来感受我们的庙会。    (主持人 国培源):大家认为庙会是有趣的地方,陈局长也介绍了,北京市政府的十大庙会都是有成本的,离不开我们的努力,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专题片了解一下。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 黄彦):通过刚才的数据我们了解到政府对文化活动的大力的补贴,去年12月底我们记者去首都图书馆采访回来跟我说特别惊讶,那边有一个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群众精品节目展演。在那儿看着有快板,有京剧联唱,有舞蹈等等特别精采,说是群众自己演的,水平特别高,参与人特别多,我们知道现在北京有不少这样的活动,特别想知道这种活动是怎么参与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参加?    陈冬:好。北京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民群众是主角。人民群众既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又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群众演、演群众、群众看”已经成为首都一道非常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您说的文化活动是这几年一个群众文化平台,四级联动,市、区、街乡、社区村,叫做四级联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市。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参加文化活动。平台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六个板块,比如说歌唱北京,主要以合唱为主。舞动北京,以舞蹈为主,还包括艺韵北京、戏聚北京、影像北京、阅读北京,老百姓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多层次全方位的参与进来。这是群众自己的舞台。三是应该说这几年为了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市委市政府政策引领也起到很了大的推动作用。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去年北京市成立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领导小组,蔡奇书记,陈吉宁代市长亲自挂帅,并且构建了“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工作格局。同时出台了1+3公共文化政策,制定出台了优秀群众文化项目扶持的办法。现在北京市活跃在基层的群众文化团队超过1.3万支,常年参加合唱的群众超过了3千万人,这就是群众文化的沃土。所以说,活动多,去年首都市民文化活动举办了2.4万场,参与市民达到3千万人次,可以说红红火火,而且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主持人 黄彦):刚才说的合唱感受很深,很多公园也有。    (主持人 国培源):我们家一到晚上,那歌声一直在陪伴着我们,说到公共文化建设,我们的记者马强走进一家城市书屋,它是干什么的,看一段短片。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 国培源):你看这个小姑娘说得特别好,在那个氛围里每一个人的神情都特别滋润有气质,但是她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书屋虽好,但是北京能不能补足公共文化建设的短版,咱们文化局有什么设想?    陈冬:北京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全国走在了前列,为了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第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北京市的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已经建成,达到98.35%,但是个别村和社区还有空白点。比如说今天上午陈吉宁代市长在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一些大型的居民区,比如说天通苑在文化建设方面还要补足空白。    第二,文化服务效能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我们有的地方还没有文化设施,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一些文化设施有的地方利用率不高。同时,如何更加精准的适应老百姓的需要,提供更加有效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也是需要加强的。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高原和高峰的问题。现在的每年的创作,市属文艺院团,原创剧目很多,但是精品力作还少,还需要加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工作的总体部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这方面首先要补足短板,在“十三五”后期,文化设施要实现全覆盖。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把1+3政策落实好,特别是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的总要求,硬件要建设好,软件服务要有新的提升,同时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化建设。     三是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还会提供更加优秀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按照我们的总体要求,就是要生产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能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一批艺术精品,来满足我们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主持人 黄彦):有这么多要做的,还是非常期待的。前期我们通过首都之窗和千龙网也推出了“市民对话一把手,请你来提问”的活动,截止到1月20日有16万人次参加了活动。有一位“快乐大树”的网友提问:我从小特别热爱文艺,年轻时候忙工作照顾孩子,操劳一辈子,去年刚退休,有大把时间,能不能参与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中,怎么参与?    陈冬:您提的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的时候提升了自我。文化志愿服务也是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志愿服务方面,现在北京群众艺术馆成立了北京文化志愿者中心,在各区文化馆设有分中心。志愿服务当中有一些好项目值得推广。比如说首都图书馆有一个“心阅影院”,让文化志愿者为盲人朋友们讲电影,通过讲解,让盲人朋友感知故事情节,感受电影的独特魅力。    (主持人 黄彦):北京还有一个心阅影院,我还做过志愿者。    陈冬:对。除了这些之外,在普及艺术,开展讲座方面,也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主持人 黄彦):他们能做一些什么?     陈冬:比如说在剧场可以做引领员,在博物馆可以做义务讲解员,在图书馆可以做借阅图书的服务。目前北京市注册的文化志愿者达到了3.4万人,志愿团队334支,我也希望这位朋友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主持人 黄彦):怎么报名?    (主持人 国培源):我也想参与这样的活动。    陈冬:可以到各个区的志愿者服务分中心报名,也可以到北京文化艺术馆的中心去报名。     (主持人 国培源):北京活跃着一批这样的志愿者,分文不取,特别能体现北京的热情好客。文化活动要开展好,文化组织员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向您介绍延庆乡村的一位农村文化组织员。 (播放现场VCR)    (主持人 国培源):我看到他们想起了我有一次旅行在云南黎族聚集区,晚上表演了一次四声部合唱,闭着眼睛听着是专业社团,娴熟极了,走到他们身边就是白天种蔬菜的农民,农民没有人引导不太敢去唱和表演,一旦引导了,他们也变成了自己,也很享受唱和跳的过程,农村的组织员特别重要,他们像一个种子一样,把乡村的艺术细胞激活,让大家的生活品质提升上来。怎么能让这些种子更多起来?    陈冬:文化组织员是基层文化的骨干和带头人,有了这批人,我们的群众文化才能更加红火起来。群众文化组织员是种子,是火种。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没有人,我们很多活动也开展不起来。在这方面,我们市政府制定了“1+3”的公共文化政策,包括三方面,第一是硬件建设有标准,就是刚才说的四级文化网络建起来。第二是我们要提高服务效能。软件服务要有规范。这里面包括人才的培训和培养。第三是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使我们的社会力量更好发挥出来,文化效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于队伍建设,我们现在有三种办法,第一个是我们为每个基层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配备3到4名工作人员,主要是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组织和管理。第二是采取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为每个村和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文化组织员。第三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开展“千人培训计划”,每一年市级培训1000名基层文化组织员,这四年下来已经培训了4000多人。同时各个区也用各种方式培训本区域的基层文化骨干,这几年累计培训了5万余人次。在培训方面有一个“六会”标准。    (主持人 黄彦):“六会”具体是什么?    陈冬:会做群众工作、会组织活动、会合唱指挥、会简单的乐器、会简单的编排舞蹈、会计算机操作。为什么把会做群众工作放在首位,文化是以文化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我经常到街道,乡镇去调研,很多基层干部反映,一个村,一个社区文化活动搞得丰富多彩的话,这个村,这个社区的干群关系,邻里关系也是非常和谐的,这就是文化在社会治理当中发挥的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独特作用,这个有赖于提高基层的文化组织员的素质。“六会”就是我们的一个培训手段。    (主持人 黄彦):不要看一个小小的文化组织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国培源):一唱一跳开心了,邻里正常交往就有了。我想起胡同改造有一个胡同,因为胡同没有绿地,装了很多的箱子,在箱子插上花,有的是在墙上,有什么效果?不但胡同漂亮了,邻里交流特别多。以前咱俩家住邻居,什么时候说话?你把我们家的地占了,或者是堆放杂物来说。一种花都来交流这个,邻里关系特别和谐。文化组织员一旦带动之后不仅仅是唱歌跳舞,是一种幸福感,是社会的深度的和谐。    (主持人 黄彦):我们来继续看问题。“幸福的小马”的提问,我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通州是城市副中心,我们今后是不是可以不用进城就可以在家门口看到更多的演出?    陈冬:他的期待可以实现。在北京的城市副中心要建三个重大文化设施,剧院、图书馆,还有博物馆。今天上午陈吉宁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提到这一点,这三个文化设施有的选址,正在进行设计招标,有望2018年正式开工。    (主持人 黄彦):这是什么?    陈冬: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是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其中这个剧院建成之后,里面包括音乐厅、歌剧厅、戏剧厅,市民朋友可以在里面享受更加美好的艺术生活。    (主持人 国培源):城市书屋也会进去吗?    陈冬:书屋也会进去,这是我要说的第二方面。再说图书馆,建成之后有传统的阅读,又加上现代的功能,包括体验,包括多媒体,将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成之后,能成为广大市民交流的一个会客厅,成为汲取知识的一个书房,同时又是激发创意的一个工作室。    博物馆也将是既要充分的展示它的现代功能,同时充分地体现北京的独特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是完善十五分钟文化圈,更多的参与文化活动。把通州区级,街道乡镇还有村社区的文化中心在硬件上要全覆盖。要进一步的提高它的服务效能。也就是说要把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通州区。从2018年开始,我们的公共图书,公共文化惠民文化演出将继续深层次,全覆盖到老百姓家门口。去年全市我们的配送公共图书到基层达到了近260万册,文化讲座,文化活动开展了1.7万场,公益文艺演出超过1万场。这些都是让城市更有文化品位,让文化与城市深度融合的一个具体体现。    (主持人 国培源):我知道不但是城市有一些书屋,有一些郊区的书屋,包括怀柔都成为一个景观了,大家专门观看,带动一个区域的旅游。    陈冬:有山有水有文化。    (主持人 国培源):也可以改变一个文化的气质。从高端的艺术演出,城市的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文化组织员,市政府在组织首都文化方面有一个完整的思考,到2018年我们有什么新的举措,让市民提前知道,提前参与的?    陈冬:陈吉宁代市长今天上午已经非常明确把2018年以及未来五年的文化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就是加强文化自信,更好的发展好文化。我们要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另外,还是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提供更多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让老百姓在高品位文化生活当中来提升自己,来陶冶情操。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的创作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8年将继续举办中国戏曲文化周,让广大市民亲近接触体验感受我们传统文化,在体验当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此外,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在文化交往方面也要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北京故事,通过欢乐春节品味文化活动,通过北京之夜等品牌活动,让我们的软实力更好地彰显出去。    (主持人 国培源):生活在北京有点浑然不觉,一旦离开之后会想念高品质的演出和展览,人艺的话剧,各种各样的交响乐,芭蕾舞,你觉得城市有这些真美好,有的人养成定期参与的习惯,有一些人在滋养自己,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人走出国门,到的城市越多,就会发现北京的美好,这个是物质建设,文化建设不逊色于任何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和世界名城相比,显得与众不同,我们珍惜北京的文化氛围。    陈冬:你说得非常好,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同时现代气息非常彰显。北京有一个城市文化的风貌,就是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这是我们的体现。    (主持人 黄彦):站在新的起点,文化将大有作为,今天感谢陈局长来作客我们的节目,来给我们介绍首都文化的新亮点以及值得期待的东西。    陈冬: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 国培源):谢谢陈局长。     (以上图片文字均来自首都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