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申遗成功 要如何避免"人挤人、人看人"

10.08.2017  10:08
原标题:

  制图:蔡华伟

  于我而言,鼓浪屿9年漫长的申遗就像一场浪漫的恋爱,现在申遗成功了,仿佛领到了一张结婚证,浪漫和兴奋已成过去,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共同面对更多琐碎的日子、繁杂的事务,才能维系这美好的婚姻。

  监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管理。目前鼓浪屿的监测内容主要包括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2处代表性文化遗迹、4组历史道路、7处代表性自然景观、总体格局、建设控制、游客等,每一类的监测方法各有不同。

  很多人担心,鼓浪屿成为世界遗产以后会沦为一个旅游岛,人挤人、人看人。但实际上,鼓浪屿最早做出的努力就是限制游客数量。近些年,鼓浪屿旅游景区和居住社区是有矛盾的,给居民带来了困扰,物价被抬高了,安静的环境也没有了,很多居民就在周末或节假日去厦门亲戚家住。2012年10月2日,一天内有十几万游客上岛。之前游客和居民共用一个进出码头,很多居民都觉得交通压力很大,后来我们把码头分开,情况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今年6月30日开始,每天上岛总人数限定为最高5万,这样既保证旅游的舒适度,也保障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监测系统与轮渡公司的票务系统、景区的进出闸机是相通的,我们要保证同时在岛屿上的人数不超过3万。在后台可以观察到客流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游客一般从上午10点开始增加,到下午4点开始撤离,可以看到明显的曲线。如果岛上人数超过2.5万,我就会收到一条“四级预警”的短信;如果超过2.8万,就要关注游客密集区是否会出现拥堵和踩踏。

  1843年,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13个国家均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也带来了宗教、科技和不同的生活方式,鼓浪屿逐渐被改造,但直到19世纪中后期,还保留着非常传统的闽南渔村风貌。1903年鼓浪屿成立了工部局以后,这里逐渐成了一个国际社区,当地中国人、归国华侨和多国居民汇聚于此,传统文化、华侨文化、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最多时有500多位外国人生活在鼓浪屿,南洋华侨等在岛上先后建起约1000栋风格各异的别墅洋楼;岛上有女子学校、幼儿园,引进了风琴、钢琴等西洋乐器,培养出殷承宗、许斐平、林俊卿等音乐家。

  “历史国际社区”这一概念能够从各个层面体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交流,这也是其成为世界遗产的价值所在。

  鼓浪屿的每栋建筑都存在一定隐患或破损,必须要修的就请专业施工队伍来修缮;有隐患但达不到修葺标准的就安装一些设备,24小时监测其发展。同时,我们每周都会对每一处遗产要素进行巡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建立巡查档案。虽然执行不到一年,但这套监测系统已经为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鼓浪屿还建立了历史建筑研习基地,根据木质构件、水泥雕花等不同技艺聘请11名老工匠担任老师,通过“传帮带”培养传人,确保今后老建筑进行局部修复后也能让历史信息得到保存与再现。曾经,这些建筑与场所被岁月侵袭,逐渐黯淡了容颜,喑哑了声音。现在以最小干预的原则进行看护,逐渐恢复着最初的容颜。

  和修缮相比,预防是最好的保护。茂盛的植物对建筑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生命力旺盛的榕树,根系总是沿着墙体生长,有不少老别墅因此墙体开裂。有的植物遮天蔽日的同时对屋顶的砖瓦也有潜在的破坏。一半以上的重点历史风貌建筑被猫爪藤、爬山虎等藤本植物包裹,它们会分泌酸性物质,对墙体造成一定的腐蚀,还会带来白蚁等病虫害。为每栋建筑及其周边的植物建立监测档案是非常必要的。申遗成功之前,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已经与相关部门启动这一项目,117栋重点历史风貌建筑和它们旁边的植物成为长期监测的重点。

  现在的监测不仅是为了应对5年后的复查,更重要的是为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辅助手段。不仅遗产单体,对气象和微环境的监测也不可或缺。比如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地震、海洋环保的监测,三五年后,这些数据就能成为科研的基础。对微环境的监测,鼓浪屿有小型气象台,下雨后会对雨水的酸碱进行检测,看看它对建筑本体、植物生长的影响;对4个人群密集区,主要是街心公园和小吃一条街,进行噪声监测,如果有一个地方长达5分钟噪声超过80分贝,我们会立刻赶到了解情况,不是说这个音量就会造成破坏,但它确实会对旅游的舒适度有影响。

  当然,让文化社区和文化景区两个概念达到有机融合和适度平衡,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整个社区的公共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的增加、平价超市的规范、旅游线路的改造和规划、消防设施的完善与便捷……而更为长远的计划,便是全岛的博物馆计划,让每一栋老建筑都可以用起来,成为小型的主题博物馆。要想方设法腾出更多公共资源面向居民,特别是向广大青少年开放,激发更多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共享鼓浪屿保护发展的成果。

  成为世界遗产是实践承诺的开始,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