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奋力开拓 开创首都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在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2.03.2015  15:05

◎  戴均良

编者按:

    4月22日,北京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戴均良同志担任北京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的决议、戴卫同志担任北京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的决议、徐捷同志担任北京市残联第六届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的决议,通过吴文彦理事长代表执行理事会所做的工作报告的决议。主席团新任主席、副市长戴均良同志做了重要讲话。

一、充分肯定全市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几年来,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制度建设上,高质量完成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的修订,建立健全了45项制度和一系列标准规范,配套制定了80多项政策,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障和基本康复服务做到制度全覆盖,率先构建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残疾人家庭与健全人家庭的收入差距实现了从不断扩大向逐步缩小的历史性转变。在公共服务上,残疾人与首都市民一道,享受到更好的就医、就学、就业、就养等服务;一大批温馨家园、职业康复站和扶贫助残基地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特色服务;残疾人家庭和小区无障碍改造逐步实现常态化,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在社会环境建设上,继承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遗产,大力推进社会助残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在主体作用发挥上,广大残疾人朋友更加自信自立,积极参与社会、展示自我、奉献社会,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自强模范、创业明星和技术能手,为首都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去年,市残联换届后新的班子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带领残联战线的同志们,主动融入首都改革发展大局,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出台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助残服务政策,开发了残疾人服务“一卡通”,启动了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实施了融合就业六大工程,在创新残疾人服务理念、机制和模式上大胆探索,取得了新的突破,得到中国残联的多次表扬,在今年全国残疾人工作会议上,我市有两项工作在同一次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残联系统的同志们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密切联系残疾人,解决了一批残疾人和基层工作者关心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二、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首都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2月25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首都更好发展特别是破解特大城市发展难题进行了考察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考察调研之前,也对北京做出了重要批示,习总书记在批示和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市的工作,强调了首都工作的重要性,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城市的战略定位,强调要坚持和强化首都的核心功能,调整疏解首都的非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进一步做好首都工作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履行好首都职责的根本指针,为做好首都各项工作包括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我们要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部署,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认清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把首都残疾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要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对残疾人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安排和服 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残疾人工作能力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北京从国家战略的地位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所当然要把100万残疾人纳入其中,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生存保障和发展需要。一方面,要从完善治理体系着手,加快建立残疾人基本权益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为各级政府、残联组织依法管理、依法服务奠定法治基础,使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残疾人,促进首都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残疾人工作的能力。经过三十年的奋斗,我市残疾人事业从无到有,残联组织也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庞大的组织体系,但总体而言,治理方式还比较传统,现代化改革的任务很重。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体制机制,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党和政府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总体布局,使残疾人工作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逐步推动残疾人专门协会实现法人登记,加大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和扶持力度,壮大助残社会工作者队伍,实现残疾人事务管理由政府单一管理向政府、社会、市场和残疾人群体多元共治转变,激发残疾人事业新的发展活力,为全国残疾人工作起到引领示范的表率作用。

第二,要牢牢把握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新机遇。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从国家战略意义上讲,就是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从北京市城市发展意义上讲,就是要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解决好特大城市的“城市病”问题。最近,习总书记在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贺信中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也要格外关注残疾人。首都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首要窗口,也就是第一窗口。首都残疾人工作也是国家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展现我们国家人才保障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形象,在首都各项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按照市委提出的要求,努力建设残疾人工作的首善之区。大城市病的治理,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首都群众基本的民生问题。在推进首都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区的做法,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同步、系统推进城市无障碍建设改造,让残疾人生活、学习、工作和出行更加便利,享受公共服务更加便捷,融入社会更加充分。总书记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把握中心目标,要把北京建成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核心宜居之都。残疾人的无障碍、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应该是宜居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然,当前面向一般公众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都会涉及到残疾人群体,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扶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残疾人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使首都成为和谐友爱之都、温馨宜居之都。

第三,要积极迎接首都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去年经济总量是1.95万亿,财政收入达到3661亿,首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发生了沧桑之变。与此同时,首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都处于这个阶段,“三期”叠加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经济发展的增速有所放缓,压力非常大。残联组织要主动适应首都转型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好“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当好政府和社会之间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力度,减少改革、转变对残疾人群众带来的阵痛和压力,促进首都的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要紧紧跟上首都城镇化、市场化、老龄化的新进程。城镇化使人口和产业持续加快向城市集中,北京的城市化率达到86%,近年来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力度非常大。特别是外来人口比重比较大,2013年底统计的人口数是2114.8万人,其中802万人是外来人口。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残疾人呈现残疾发生率高和教育水平低、家庭收入低、公共服务水平低的“一高三低”现象,在进一步推进首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城乡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在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发展残疾人事业也要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化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残疾人事业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把残疾人的事业推向市场,这个提法是不行的,但是在残疾人事业发展当中,可以引进市场机制。比如说残疾人服务和产品,包括与之相关的各种设施、设备、技术是可以通过市场要素,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得到满足和实现。目前我市助残社会组织有200多家,每年还要新增几十家。市场化必然催生残疾人服务业,要通过政府扶持、鼓励、引导市场主体、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教育、康复、就业、托老等服务制度,满足残疾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人口老龄化是首都社会现代化面临的极大挑战。我市60岁及以上残疾人占61.8%,残疾人当中老年人的比重比较大,整个社会老龄化程度又非常高,到去年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了20%,达到了300多万,这个数字非常大。每年新增残疾人60岁以上占七成,老龄事业特别是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业和产业发展,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极大的考验。现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者都有一种认识,认为应该把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纳入残疾人,尤其是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应该纳入到残疾人的范围,我认为这个政策的改革突破是值得研究的,这些意见和建议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必须将残疾人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养老和助残事业“政策衔接、服务对接、市场连接”,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完成全年的重点任务

按照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总体工作要求,到2020年残疾人生活要同步实现小康,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把改革贯穿到残疾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的举措,自觉地把残疾人事业的改革融入到全市改革的大局和进程中去,制定好我市残疾人同步小康的实施意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基础;一手抓顶层设计,一手抓当前突出问题的改革,推动残疾人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这里我再强调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构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已经初步搭建起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实现了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但是,这个群体毕竟数量很大,困难最多,加上残疾程度、家庭结构等因素,像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家庭,实际困难还要更多一些,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我们要坚持“重点保障、特殊扶助”的原则,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城乡社会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体系,同时加大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养护照料、无障碍等专项保障建设力度,着力在残疾人基本保障上“织好网、兜住底”,形成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机制。要按照市委完善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福利政策的决议,积极拓展护理补贴等残疾人福利项目,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解决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困难。

二是着力增强残疾人自身发展能力。要进一步消除影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制度制约和环境障碍,加快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努力营造“平等、融合、共享、阳光”的社会氛围,使每个残疾人都能够有机会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发展。要认真落实市委常委会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的部署精神,积极实施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和农村扶贫助残等领域的改革发展,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能力、就业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帮助残疾人建立起生活的尊严、希望和信心。

三是着力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要根据残疾人特殊需求,制定好城乡一体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目录,把残疾人最基本的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托养、住房、维权等服务内容纳入政府优先保障、特殊扶助的公共服务范围,争取让每个残疾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要加快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去年市残联开展了服务体系调研设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相关规划的落地实施,搭建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和管理系统,整合利用各类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设施资源,加强服务评估和转介,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服务需要,努力建设残疾人服务领域的“北京品牌”。

四是着力抓好政府购买助残服务政策的实施。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去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向社会组织购买助残服务的政策。这是我市规范发展残疾人社会组织、创新残疾人服务提供方式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贯彻国务院有关部委关于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意见的一个试点安排。要在财政、民政等部门指导下,精心组织这项政策的实施工作,瞄准残疾人最基本的服务需求,找对社会组织最关注的服务领域,努力拓展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壮大我市残疾人服务产业,为实现“国家扶持、市场推动、公办民办并举”的残疾人服务新格局奠定基础。

四、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

残疾人工作是党委政府的职能工作,所以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要把它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地抓实抓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残疾人事业是首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安排。各级党委、政府要真心关心、关爱残疾人,把残疾人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职责,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事业领导体制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残联推动监督的残疾人工作机制,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履行“代表、管理、服务”职责,不断增强残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密切联系残疾人和社会组织,扎实地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

二要提供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经费支持,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与财政能力相适应的同步增长机制。公共财政要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给予必要的支持。要按照市委常委会“拓展保障、促进就业”的要求,收好、管好、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进一步加大保障金统筹使用力度和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保障金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开展公益慈善和募捐工作,建立社会助残服务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注入残疾人事业。

三要建好服务设施。目前我市公共服务中专门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的服务内容还是显得不足,难以有效满足残疾人对公共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下一步要按照“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要求,将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统筹谋划,坚持挖掘存量、开拓增量,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完善温馨家园、社区托养所等基层残疾人服务设施,注重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源参与残疾人职业康复站、托养机构的运营与管理,丰富为残疾人服务的手段和载体,有效满足残疾人对公共服务的多样性需求。

四是要提高队伍素质。我们的事业需要一支优秀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要切实抓好专职、专业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北京市残联是有战斗力、有创新精神,也是甘于奉献的一支队伍,我们出色完成了奥运筹办等重大任务,不断开拓残疾人服务的新领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队伍的能力素质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建立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现代化体制机制的新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书记到北京视察,对北京提出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和谐宜居之都,完成重要任务,要破解首都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难题,总体要求是要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残联系统也是理所当然的其中一项任务。所以,我们要以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基层的队伍建设。我们有五千多名残疾人协管员、专职委员服务在基层,要特别关心爱护好这支队伍,工作上要压担子,生活上要添温暖,提高他们的服务素质,增强他们的服务能力,发挥基层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位残疾人朋友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首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之中,怀揣梦想,努力追求,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创美好未来。

也请每一位主席团成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主席团的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向理事会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落实,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把北京市残疾人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