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县就近“联姻”津冀

28.01.2015  11:04

  “远近闻名的平谷大桃,以后可能不只产在平谷了。通过输出优良品种等,周边的天津蓟县、河北兴隆等相同气候土壤的地方,以后也能结出平谷大桃了。”昨天上午,在谈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框架下的区县探索时,市人大代表、平谷区委书记张吉福这样说。

  这个看似诙谐的例证背后,折射出的是平谷主动作为,调整思路与周边省市合作共赢的新尝试。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市人代会上了解到,房山、延庆、通州等都开始了类似的尝试。

  平谷:共治一条河共营一座山

  平谷与周边省市的合作从一条河、一座山开始。泃河、盘山,分别贯穿天津蓟县、北京平谷及河北三河市,对于它们的生态治理,三市区县正在制定联合执法等机制,建设泃河生态合作示范区,成立盘山景区联席会议。

  有了生态治理合作的基础,三方还在探索旅游资源的共享共兴。比如平谷的京东大峡谷,南与盘山、东与黄崖关长城、独乐寺、清乐陵、雾灵山等景区毗邻,成为京津唐旅游三角地上的重要节点。

  “现在,平谷与天津、河北的相邻区县已开始尝试相互出售旅游门票,相互帮助招揽客源。”张吉福说,今后三方还将推出旅游一卡通,将各方的旅游点串连起来,整体经营京东旅游圈的品牌。

  去年底,刚刚升级成为国家临时口岸的平谷还正在与天津、塘沽、秦皇岛等地的海港合作,联手三省区市打造京津冀物流中心,为大城市的物资运输提供更多便利。

  正在向高新科技产业领域升级的平谷马坊产业园,今年起拉着临近的河北三河工业园一同改造,它们已开始与中关村对接,今后将承接中关村各类科技创新项目。

  房山:十渡、野三坡携手共赢

  京西南的房山十渡、河北的野三坡,二者曾是竞争对手。而今,它们正渐渐走到一起,共赢发展。

  连日来,市两会房山代表团围绕着京津冀旅游业上的合作展开热议。大家的讨论刚好勾勒出了房山、河北双方旅游业合作的轨迹。

  其实,合作早已开始。房山与河北涞源、涞水由于地理上的相连,在2006年就被一起划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范围内。该公园共有八大园区,房山区境内有六大园区,其中就包括十渡园区。河北省境内有两大园区,其中就有野三坡园区。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两个昔日的竞争对手坐到一条凳子上共商发展。

  市人大代表王晓宁,很看重与河北的合作。她工作在上方山-云居寺园区,也隶属“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让她倍感兴奋的是,去年京津冀六区市县协同发展研讨会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房山区、天津市北辰区以及河北省涿州市、涞源县、涞水县、易县。

  房山区将继续深化与周边市县的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等京西南黄金旅游线路;依托现有中心城镇、中心村,沿拒马河规划一批特色文化风情小镇;推进轨道交通燕房线、京昆高速、京良快速路、南水北调巡线路等进城通道,加速推动中心市区连接河北的快速通道;还围绕压煤、降尘、治污、控车四大领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针对原有体制机制不能解决涉及三地利益分享的问题,六区市县协商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分摊机制、税收分享机制、客源共享机制,调动各区市县的积极性,统一目标,协同发展。

  延庆:“一颗葡萄”甜了延怀

  市人大代表赵玉忠,作为延庆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他感受到了协同发展带来的好处。

  去年,世界葡萄大会在延庆县开幕。期间,延庆县和河北怀来县共同发布了“延怀河谷”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规划,拉开两地探索产业协同发展的帷幕。

  延庆和怀来都有种植葡萄的传统。双方确定了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道路交通、人才培养等7个领域合作内容。

  今后,这颗葡萄的甜头将惠及更多人。延怀两地共同编制葡萄及葡萄酒产区规划,制定延怀酒庄精品旅游线路;还将申报延怀河谷葡萄与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共同经营同一品牌。

  为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两地约定:延庆将重点承担葡萄酒相关的交易、会展、研发、培训及旅游服务等功能,而怀来则承担规模生产、冷链物流、文化旅游等功能,错位发展。(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巩峥)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