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记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变迁

15.09.2015  14:03

  十六年前一个重要的使命落在了周宁大夫的肩上——北京积水潭医院决定成立重症医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综合医院建立了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专业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周宁大夫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和坚实理论基础的胸外科大夫,在医院需要他的时候毅然挑起了这个重担。

  要建立一个科室,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对科室的布局、运作、规范了如指掌。周宁大夫通过不断地学习钻研,在1999年12月10日带领七名从各科室抽调出来的精英护士开始了重症医学科的工作。

  最初,周大夫是科里唯一的高年资大夫,带领各科室的轮转大夫肩负起全院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虽然只有三张病床,但这三张床上躺着的却是全院最危重的病人,甚至是全北京最危重的骨科术后病人,肩上的担子之重可想而知。

  为了病人的安危,为了不辜负医院的信任,周宁大夫一直吃住在医院,没有休息日,只要病人病情有变,立刻冲进病房带领他的团队守护病人。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周宁大夫患上了胃病,严重到呕血的程度。但这些困难没有使他却步,相反,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周大夫和护士们不断钻研学习重症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这十六年来,重症医学科不断引进新技术,如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无创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超声、纤维支气管镜等等,在全国重症医学领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周宁大夫和他所带团队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以前死亡率极高的手术或者术前情况很差的患者术后来到ICU都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这些成功好像为我院的各手术科室打了一支强心针,各位手术医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钻研开展新的手术方案,为更多的患者造福。

  随着我院手术量的增多,手术难度的加大,ICU的这三张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了,医院决定给ICU扩张床位。

  2005年经过半年的装修,重症医学科由三张床扩张到六张床。床位翻倍意味着工作量也翻倍了,好在这个时期周宁主任已经培训出了一支精英团队,白颖大夫、马韬大夫和沈曦大夫都已经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甚至还要肩负全院的会诊工作。

  尽管科室的医生们已经成长起来了,不需要周主任每天守在病房,但周主任依然保持着有重病人就住在医院的习惯,经常半夜来病房巡视查房,病人病情危急的时候依然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组织抢救。有了周主任作为表率,无论是本科的大夫护士还是轮转的大夫在工作中也都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患者的安危为重。所以越来越多的手术大夫都希望自己的患者可以在术后来到ICU,他们认为ICU是一个坚实的保障,有了ICU的保驾护航任何困难的手术都有希望成功,任何危重的病人都有希望活下来。这就使得ICU的六张床也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了,甚至到了一床难求的地步。

  2013年医院再次决定扩张重症医学科,由六张床扩张到十二张床,同时回龙观院区也设立了重症医学科,拥有十张床,周主任要参与两个院区的扩建工作。那段时间,周主任和护士长几乎每天都要讨论图纸的问题,甚至亲自测量,和工程师反复研究。他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经过这几次科室扩建,我已经从医生转行做设计师了。

  2013年11月6日,回龙观院区ICU正式开始工作。

  2015年9月,新街口院区ICU也投入使用。

  如今,2个院区的重症医学科已经扩张到22张病床。科室人员也从1名大夫和7名护士发展到现在的16名大夫和35名护士。

  随着科室的壮大,周宁主任的工作也不局限于院内的危重患者。到各医院的会诊,全国各大灾害的现场经常出现周宁主任的身影。比如汶川地震、昆明袭击事件、新疆地震等重大事件,周宁主任接到任务后,立刻收拾行装,奔赴前线。灾区的环境非常恶劣,医疗专家们到达灾区便立刻进病房查看病人并连夜开会研究治疗方案。

  周宁主任多次担任医疗组组长,作为组长不仅要救治病人还要与各方面沟通协调,工作非常繁重。虽然他已经六十岁,但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大,要求大家的照顾,或者推诿工作。每次从灾区回来,他又立刻投入到科室的工作中。科里的年轻医生对周主任的敬业精神由衷的佩服,并转化为平日工作的动力并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周宁主任带领的这支ICU团队没有让医院失望,没有让患者失望,我们会继续担负起“守护天使”的责任,为各科室保驾护航,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