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督导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

28.09.2014  10:40

  9月18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处长邹建荣、副处长李君念,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省级专家市社管中心副主任张向东,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纪京平等一行6人到平谷区就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并督导。平谷区卫生局局长金大庆、副局长张友,区社管中心、新农合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领导及乡村医生代表、社会办医疗机构负责人等参加座谈。

  平谷区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积极探索、坚持改革、勇于创新,以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为主线,综合推进区域内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一是通过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服务模式。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签约居民按人头付费,通过“绑定”新农合与家庭医生式服务,建立医务人员激励和患者就医引导机制,实现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拓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同时,平谷区将区医院作为全区唯一的向区外三级医疗机构转诊的部门,统一负责全区转诊工作,对未经转诊到区外就诊的新农合患者,降低20%的报销比例。对于在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新农合患者,采取按床日付费的方式,控制医疗费用,进一步降低患者就医负担,鼓励患者回社区康复。目前,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加快完善,下一步平谷区将探索利用更大差额报销比例,进一步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二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能力建设。区级卫生信息化平台基本建成,区域内政府办医疗机构间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依托区域医疗中心,建立放射影像诊断中心和检验质量控制中心,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区内放射、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利用“影音互通”模块直接约请上级医疗机构会诊和指导,上级医疗机构也会把上转病人诊疗过程下传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提高社区卫生机构人员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构建区域统一“医疗联合体”服务模式。即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统一与平谷区医院签定“医疗联合体服务协议”,在医联体内部开展双向转诊,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模式。平谷区医院作为辖区医疗中心与部分市属三级医院建立“学科医联体”,通过网络实现查房、手术、病例讨论的互联互通,形成强化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平台。四是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发挥乡村医生作用。对聘用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乡村医生,在确保每月1600元基本待遇的同时,增加1000元补助,在提高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确保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完成。

  督导组成员围绕服务模式探索、激励机制形式探索和创新、运行模式、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等重点及社区卫生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级人才缺乏等问题,与平谷区代表进行交流讨论。最后,邹建荣处长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认真评估和分析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在分级诊疗方面总结出经验。二是积极探索适合平谷区的“乡村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三是拟定适合生态涵养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体系建议方案。

  此次综合督导,是对平谷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工作的一次全面梳理,也为全市下一步推进工作提出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