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统一” 强化“六个融入” --北京市积极构建打击非法行医新模式
2014年中,北京市坚持以全国《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为指导,针对非法行医危害极大、影响极坏等特点,始终坚持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始终把打击非法行医融入北京工作大局、首都综合治理、医药卫生改革、信息监管建设、健康产业发展、安全就医宣传,不断构建打、防、管、控的一体化监管格局。先后吊销北京燕竹医院、北京永安中医医院等 8家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6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停业整顿,对北京御景阁诊所等 5 家医疗机构采取了暂缓校验措施,查处无证行医848 户次,取缔“黑诊所”21家。确保了首都医疗秩序的正规有序,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充分保证了人民的健康权益。受到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有力、协调有方、工作到位、成效显著”的肯定。北京构建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将打非工作融入北京工作大局。国家6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印发行动《方案》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反复要求要把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作为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及京津冀一体建设等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搞好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北京“四个服务”(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重点工作,坚持做到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组织成立了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通信局和市中医局参与的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委委员、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方来英亲自担任组长,印发了《北京市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深入巩固阶段工作的通知》、《关于在中医药领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确保全市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做到了统一领导、统筹推进。
二、坚持将打非工作融入首都综合治理。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治理。针对无证行医、违法行医行为或明或暗存在、个别单位和人员受利益驱使顶风作案、部分低收入人群和患者“病急乱投医”给非法行医者提供了市场等问题。北京市建立以首都综治办、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牵头,市委宣传部等6个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首都综治办主任闫满成和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方来英亲自担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集中协调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共同治理非法行医、涉医突出问题,共同研究如何建立完善打非长效机制的问题。同时,结合建设平安北京和平安医院,把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作为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的重点工程,坚持党委领导、属地负责、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等原则,确保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另外,积极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朝阳区等区县将辖区细分为若干网格单元,搭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精细管理,对非法行医在内的城市顽疾进行根除和长效治理。
三、坚持把打非工作融入医药卫生改革。医药卫生是国家战略力量,事涉国家安全。2014年,北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原市卫生局和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全市三分之一计600多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划转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此,北京市坚持一手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和解决一些大医院“挂号如春运、看病像打仗”现象,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围绕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得病,先后组织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推出了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双休日门诊、优质护理等重大举措、组建成立以三级医院带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的区域医联体30个,由30余家核心医院引领,296家合作医疗机构加入其中,部分缓解了挂号难、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同时,修订印发了《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放开多点执业政策,新办理医师多点执业注册1170人次,多点执业累计注册数达3386人。激活医生资源能量,均衡优质医疗资源,给非法行医者当头一棒。与此同时,围绕构建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行政问责为一体的监督执法模式,市卫生计生委设立综合监督处,统筹协调全市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工作,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大幅压减后勤保障人员,充实一线监督执法队伍。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增加明察暗访频次,强化对外来人口聚焦地、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村中城地区的日常监管,压缩非法行医生存空间。
四、坚持把打非工作融入信息监管建设。针对非法行医越来越隐蔽、非法人员大量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虚假宣传等问题,建立了非法行医电子监管平台,抽调专人,专门负责收集整理网上信息,开展舆情预警分析,监测相关网站1559个、医疗广告1092条。市卫生监督机构进一步加大和规范暗访执法工作,建立了暗访执法标准流程,配备了暗访机、执法记录器等设备,将暗访和执法检查有机结合。还针对“高校女生卖卵”、“代孕”服务中介机构、“黑救护”等媒体关注事件和无证行医重点地区进行了暗访执法,累计行程2000余公里、覆盖全市16区县200余平方公里区域,排查各类单位5000余户次,为有效开展执法打击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坚持把打非工作融入健康产业发展。结合贯彻落实北京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把监督管理作为推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医学共同发展进步。针对部分违法人员和不法份子,打着中医(药)研究机构或养生保健的幌子非法行医、虚假宣传,利用群众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心理,在中医养生等诸多方面打“擦边球”、而执法人员既难以区别,又不易抓到现形等问题。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市中医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局等5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以中医药研究机构名义实施非法诊疗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9类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先后对朝阳区某中医养生机构打着养生保健幌子从事非法行医活动进行了依法查处,积极妥善处理了北京北城中医院涉嫌违法行医等一批媒体关注的案件,有力震慑了非法行医不法分子。市卫生计生、工商、食药等部门协作,还针对医疗美容市场出现的“美丽陷阱”,开展“美丽盾牌”专项行动,重点对医疗美容医疗机构聘用外国医师来华行医、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以及生活美容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宣传和“微整形”项目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立案处罚北京美束激光医疗美容诊所及北京美玉琢生活美容连锁机构等7户美容机构。朝阳区针对辖区内医疗美容机构数量多,情况复杂的现状,通过“风险评估”、“集中约谈”、“宣贯培训”、“网格监管”等措施规范医疗美容行为;大兴区组织全区150家生活美容机构负责人召开了“美丽盾牌”专项行动约见会,要求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有效遏制非法医疗美容行为,维护了传统医学的纯洁性。
六、坚持把打非工作融入安全就医宣传。借助首都北京新闻产业发达、媒体众多的优势,加强与媒体合作,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打击非法行医宣传。在歌华有线建设“首都健康”频道,开辟北京卫生新闻宣传新渠道,及时向全社会发布打击非法行医宣传短片和工作动态,首都群众通过“机顶盒”即可查看打非动态和信息;与北京电视台“医德昭”栏目、北京新闻广播、交通广播共同制作10期专题栏目,宣传打击非法行医相关知识;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进展,通过北京市电视台《锐观察》、《新闻晚高峰》等栏目传播到社会;通过网络微博等形式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微访谈节目,累计覆盖180万人;通过北京卫生监督官方微信播报打击非法行医电台节目预报,不断扩大社会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与此同时,市区两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制作宣传海报、折页、宣传布袋、动画光盘、《安全就医手册》等资料共计6.5万件(册),在北京火车站、北京北站、北京西客站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求医问诊请明辨,卫生监督保安全”宣传活动;利用公众短信、社区和公交车广告进行宣传,向全市发送打击非法行医类公益短信10万条,在北京88个社区投放“珍惜生命,远离非法行医”主题广告,选取北京14条公交线路100辆公交车投放“中医打击非法行医”主题,累计覆盖人群超过800万人次;东城、西城、昌平、大兴、顺义、房山等区陆续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宣传月、宣传周等主题活动;部分区县还邀请人民网、健康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9家媒体对专项工作动员部署会进行了专题报道;海淀区向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和非法医疗美容聚集的地区发送远离非法行医和非法医疗美容的手机短信,加强安全就医宣传;大兴区选择在辖区外来人口集中地区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就医安全伴你我”主题宣传活动;门头沟区通过网络小区短信平台向辖区移动用户、联通用户发送提示短信,实现对全区常住人口安全就医提示信息的全覆盖;密云县利用辖区二级医疗机构及民办医院电子屏幕、标语横幅进行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行医行为;延庆县通过向乡村医生发放印有打击非法举报电话的手提袋、紫外线消毒记录本等宣传品的方式,向前来就医的群众开展宣传;平谷区与属地电视台联合录制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题片,在电视台连续播放,反映良好。
坚持三个“统一”,强化“六个融入”,推动北京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托“黑诊所”开展非法行医活动的机构人员受到严厉处罚。2014年,北京查处涉医违法法案(事)件840起,刑事拘留37人,治安拘留565人,教育训诫5723人,查处医托号贩子6325人,有效遏制了涉医违法犯罪行为高发势头,有力维护了医院就医环境和安全稳定。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等违法违规现象受到严肃处理,查处医疗卫生机构违法违规案件计1142件,依法吊销了北京燕竹医院等8家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执业许可证。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和医疗保健信息的医疗机构受到严格管控。共监测医疗服务类广告6.12万条次,涉嫌违法1978条次,均通过广告监管系统由工商分局查处,罚没款186.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