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苗苗:不用慌张 因为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20.04.2020  15:40

本网讯 【编者按】 全球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在海外学习交流的农大学子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学校、老师、同学和家人最大的牵挂,面对疫情,他们现在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如何?他们又是如何应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樊苗苗,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二年级在读,“2019年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提升项目”派出,于2019年12月20日派出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植物营养与产量生理研究部进行为期6个月的交流学习。

2019年初,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打响,我在牵挂国内家人和朋友的同时,依旧如往常般开展实验和论文写作。1月28日,德国媒体报道确诊第一任病例,此时全德药店和超市的口罩大多已经被华人买走支援国内医疗,口罩价格一路上涨,满是忐忑的我在亚马逊网站订购了两盒口罩(然而之后订单被商家取消,我并没有收到口罩),此时我也意识到德国将不可避免的面临新冠肺炎的挑战。2月29日,我所在的下萨克森州确诊首例病患,面对病毒的逼近,哥廷根大学官方学联微信群内,学生们的话题大多围绕着口罩和确诊病例数量,学生的恐慌程度似乎达到了高潮,纷纷开始了屯粮工作。学联群和使领馆开始发布抗疫信息,我在国内家人和朋友对我的担忧也日渐加重,然而德国本地人一切如常,哥廷根大学和研究机构依旧照常运行。3月11日,在当地学联的帮助下,我拿到了订购的一盒口罩,恐慌的心情有了一些缓解。3月17日,全德确诊病例达到了9235例,政府下令关闭除超市、药店外所有商店,禁止集会,我所在的研究所也决定让所有员工学生开始在家办公。于是,我就开始了居家学习的生活。

在居家学习前,我完成了的实验前期称重任务,然而在将样品送测后两周,测试机构停止工作,因此样品的分析工作被迫中止。所幸此行的目的并不全是实验,还有文章写作的任务。居家学习有利有弊,缺少了一些学习环境,需要更高的自律性,对发表文章的渴望和deadline就成了最大的驱动力。居家节省了每天出行的时间,唯一的外出是一周一次去超市采购食材,每天自己动手做三餐,虽然有时会觉得麻烦,却也是锻炼手艺的机会。超市里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太大影响,供应充足。在三月初也曾因戴口罩受到当地人不友好的眼神,但在最近两次外出的路上,戴口罩或手套的外国人也渐渐出现,然而比例依旧很低,大概10%。相比于国内疫情间少有人的街道,这边街道上的人流量大概为平时的1/3。

居家期间,我收到了来自导师林杉教授、学院张玲娥老师和研究生院老师的微信、电话关怀以及学院于秋洁老师询问是否需要邮寄口罩。国际处专门成立了微信群,关注在海外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各海外院校和驻外使领馆的防控措施等情况。最骄傲、最感激的是收到了祖国的健康包,给了我们这些在外学子莫大的安全感。德国确诊病例数量还在不断升高,好在德国在全欧洲的抗疫表现还算出色,我的情绪经历了最初的恐慌不安到不解外国人作风再到现在的坦然面对。正值春日,街道上的植物在四月初开始吐露新色,路边的樱花盛开,我也在小屋里默默地等待着疫情好转的日子,我知道不用慌张,因为背后有强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