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重症风险明显降低

06.11.2021  15:41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徐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邵一鸣在5日的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对国内多地散发聚集性疫情的初步分析表明,老年人接种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

  邵一鸣引用美国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公开数据说,新冠肺炎造成的需要住院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因此,只有提高和加强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才能大幅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的意义和作用极大。

  邵一鸣介绍说,中国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在获得有关机构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前,均开展了包括老年人群在内的全人群的I、II、III期临床试验,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安全性方面,中国主打的灭活和重组蛋白疫苗的副作用较低。例如,接种后发热的比例为17.61/1000000,一般不需要处理;严重过敏反应低于千万分之一,只要及时处理均无大碍。

  邵一鸣说,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感染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对目前流行的德尔塔变异株仍然具有保护效果。

  在今年以来国内多地散发聚集性疫情中,江苏省等地发生的疫情截至8月25日共报告感染者1388例,均感染德尔塔株。经初步分析,接种两剂后≥14天的感染者中仅5例发展为重症,占所有重症病例的约5%,60岁以上重症病例有97%未接种或未完成两剂接种,危重症患者均未接种。

  广东省发生的疫情截至5月共报告190例本土病例,主要感染病毒株为德尔塔株。由钟南山院士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国药中生、科兴中维两种灭活疫苗预防中度新冠肺炎的保护效果可达到70.2%,对重症的保护效果达100%。

  邵一鸣说,以上分析均表明,老年人接种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即使出现重症,转为危重症及需要插管的风险大大低于未接种疫苗者;由重症转为轻症所需时间也大大短于未接种疫苗者。

  他指出,为实现既降低感染、又降低死亡,继而保护老年人的整体疫情防控目标,必须补齐当前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的短板,大力提高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尽快实现“应接尽接”。(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