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二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北京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成果回顾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以建设首都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为目标,以推进卫生计生资源深度融合和优化配置为抓手,以保障首都人民健康为根本,着力提高治理能力,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卫生计生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首都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一)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一步增加。到2015年11月,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10305家,比“十一五”期末增长8.35%,其中有三级医院89家、二级医院147家、一级医院600家;医院实有床位数量111653张,增长17.86%;执业(助理)医师人数53292人,增长23.2%;注册护士71362人,增长31.8%。
(二)居民健康状况稳步提升。“十二五”时期,居民健康状况稳步提升,主要健康指标均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持续增长,2014年,全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1.8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1年的2.84‰下降至2014年的2.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1年的3.41‰下降至2014年的2.89‰,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7.19%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长势头有所放缓,2011、2014年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3.8%和8.9%、34.9%和9.0%。
(三)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为主体、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减轻居民医疗支出负担、保障居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居民就诊报销比率大幅提升,职工门诊报销从50%上浮至70%,在社区看病提高到90%;职工住院报销由70%调整为85%,退休人员由85%调整为90%。最高支付限额明显提高,城镇职工、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从17万元、7万元增加到30万元、17万元。2015年,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超过1040元,远高于国家要求到2015年政府补助达到人均380元的标准。
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加强
(一) 医疗质量控制科学有序。“十二五”期间,加强了北京市医疗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定《北京市医疗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规定》,建立完善覆盖多个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医疗专业质控中心职能,深入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2015年,共建立29个医疗专业质控中心。
(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全面建立。从2011年建立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起,到2015年,全市建立了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实现了1个电话号码和预约网站面向公众提供预约服务、预约服务零收费、3个月预约期的管理目标。重点推行了分时段预约、实名制预约、全号段全号源预约、复诊预约和知名专家层级诊疗等多项预约诊疗服务新举措。三级医院全部应用门诊医生工作站和住院医生工作站,90%以上应用检查检验电子化申请,90%以上应用住院病历书写电子化外,二级医院门诊医生工作站和住院医生工作站的建设率分别提到95%和80%以上,60%以上实现了住院电子病历书写电子化。积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服务患者,所有的三级医院、50%的二级医院依托114平台开辟了网上预约挂号。到2015年,共有146家医院接入平台提供预约挂号服务,有93家医院将双休日普通门诊纳入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全市三级医院的整体预约就诊比例达到40%左右,复诊预约比例达到60%左右。
(三)医师多点执业全面推进。自2011年起启动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并于2014年修订发布新的《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多点执业注册医师数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数累计达7415人。据统计,本市办理多点执业的医师中,注册的第二执业地点40%为民营医院,20%为基层医疗机构,为群众就医提供了更多选择。
(四)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多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2011年7月成立医院管理局,对市属22所公立医院进行管理,更好地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自2012年5月开始,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同仁医院分三批进行了医药分开的试点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改革医保付费机制,全面实施医保资金总额预付制,在北医三院等6家医院开展了按病种分组付费改革试点。探索法人治理结构。在市属友谊医院、朝阳医院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实行理事会制度、院长负责制和监事会制度,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绩效考核评价体系。2012年初,建立了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考核评价体系,强调社会评价和患者满意度,引入第三方测评,将考核结果选拔任用、薪酬激励等挂钩。开发完成北京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提炼出医院工作质量与效率指标,对全市二、三级医院的服务范围、技术难度、服务效率及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和行业发布。加强了医联体建设,出台了《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医联体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医联体建设中的社区用药、双向转诊、专家选派、检查互认及协作、医联体内医师执业等问题进行了明确,促进医联体工作更加规范深入推进。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共建立区域医联体43个。
三、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持续推进
(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强化培养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人才队伍,2014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4857万人次,比“十一五”期末增长59.5%,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22.6%。康复护理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市共有康复医院、护理院、疗养院18家,开设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机构145家、开放床位2422张。非公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居民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2014年,全市共有私立医疗机构3936家,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184家,增长 43.02 %,占全市医疗机构的比例从34%增加至39%;床位数20785张,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83.74 %,占全市医疗机构床位的比例从 12.18 %增长到18.93%;执业(助理)医师18113名,比“十一五”期末增长40.96%,占全市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从19.93%到22.97 % ;注册护士16710名,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69.96%,占全市医疗机构注册护士的比例从14.71%增加到18.94%;诊疗人次2406.2万人次,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65.37%,占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从10.27%到11.22%;出院人数13.7万人次,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10.21%,占全市医疗机构出院人次的比例从7.51%增加到10.71%。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以家庭医生式服务为切入点,推行预约就诊,实施定向分诊,引导诊前服务,规范诊疗服务,不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到2015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359.3万户、740.5万人。
(三)积极推广新农合综合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行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2015年,新农合筹资标准作为北京市政府的实事项目,政府出资比例保持在85%左右,具体标准为不低于1200元/人/年,其中个人缴费160元。全年参合人员223.8万人,参合率99.52%。全年筹资总额27.7亿元,其中财政补助23.7亿元,财政补助达人均1057.4元。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根据《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行办法》为全部参合农民建立了大病保险制度,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实现了国家要求的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参保人群,按规定报销比例达到了50%以上的目标。
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传染病防控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在原有传染病监测网络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布局,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系统和住院严重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系统。目前,本市传染病监测网络涉及到在京大专院校、部队、医院及区县疾控中心,传染病病原体鉴别检测能力覆盖了北京地区存在的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2012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在连续3年开展循证研究基础上调整免疫策略,于2014年12月5日率先将脊灰灭活疫苗纳入我市免疫规划,降低疫苗引起的致残风险。2015年本市未接到疫苗相关麻痹病例报告,显示出新的疫苗免疫策略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完整率均达到100%,均高于全国94.7%和75.4%的平均水平,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中位数为2.2小时,较去年缩短1.5小时,高于全国平均4小时的水平。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从2010年的828.5/10万下降到2014年的654.8/10万,下降了20.96%。本市已持续30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状态,19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5年对外来流动人员开展麻疹、流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连续8年对重点人群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重大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我市常住人口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2.7%,20岁以下人群不到1%,为全国最低水平;全人群的艾滋病现患率为 0.5‰,维持了整体低流行水平,我市在治艾滋病人病死率降至0.18%,较2010年下降450%,低于发达国家1%的病死率水平;我市接受治疗6-12个月的患者中,有96%的患者病毒得到完全抑制,超过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90%的最新目标;全市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
(二)慢病综合防控稳步推进。2012年发起 “阳光长城计划”—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防治及口腔防治专项行动,通过基层能力提升、早期筛查、规范管理、健康教育、科研攻关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打造政府主导、专业机构指导、全民共同参与的慢性疾病防治的钢铁长城。目前,12岁学生恒牙龋均持续维持在0.5的低度流行水平,5岁乳牙患龋率较2010年下降了10%;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逐年提高,患者治疗率和相关指标控制率呈良性好转趋势;北京市成年人缺乏体力活动比例从30.1%下降至26%,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从51%下降到44.1%。通过 2014年开展的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综合管理试点项目,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用药比例增加了8%。加强青少年健康管理,2013年5月,发布全国首部《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根据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社会行为特征、健康保健和疾病控制的目标任务不同,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三)卫生应急及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在不断完善和强化我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加大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作,签署了《京津冀毗邻县(市、区)卫生应急合作协议》,涉及北京市9个区、天津市7个区县和河北省8个地级市、25个县(市、区),涵盖了京津冀接壤的全部地区,实现了三地卫生应急联动无缝衔接。持续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实现了全市120院前急救网络统一调度指挥、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质量控制及监管等。积极推进我市院前医疗急救立法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进入市人大三审阶段。
(四)控烟工作成效明显。2015年6月1日,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现了控烟宣传、监督执法、部门协调和综合治理全覆盖。中国控烟协会调查显示,民众的知晓率达到了83%,公共场所吸烟人数明显减少,公共场所吸烟人数从11.3%下降到3.8%,公众对控烟满意度由原来的42.26%,提高到81.30%,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肯定北京的控烟工作,授予北京市政府2015年度“世界无烟日奖”。
(五)中医药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大对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成果的整理和传承,形成名老中医药经验集和可转化技术目录,以诊疗方案、临床规范、院内制剂、保健技术等多种形式推广名老中医经验。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科,推进7个山区半山区流动中医医院为居民送医送药。加快了中医药技术推广,开展了10个远郊区中医医学中心建设。
(六)重大任务保障和对口支援完成出色。“十二五”期间,先后圆满完成了APEC会议、世界田径锦标赛、9·3阅兵医疗保障和重大灾害救援任务。 “十二五”以来,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卫生计生对口支援8个省(市)56个县(旗)市。卫生援外服务中央外交大局。十二五期间,受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委托,我市积极开展卫生援外工作,先后派出多批次医疗专家126人次,赴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展卫生援外和光明行义诊活动。特别是2015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蔓延后,我市派出6批12人次公共卫生专家组,与第23批、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得到了几内亚总统颁发的奖状。援特多医疗队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多项诊疗技术的第一。
五、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不断加强生育政策服务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一票否决,确保了人口增幅在既定的调控目标内。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出台系列文件简化办事流程、推行全程代办,方便群众办事,开展了生育服务办证系统的试点总结和系统升级改造工作,依托全员人口信息库开展了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4年2月2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北京市成为全国第五个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截至2015年12月底,北京市单独两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为61810例和56346例。同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单独两孩”政策评估和“全面两孩”政策调研工作,积极做好配套地方法规、规章的修订完善工作。目前北京市“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正在修订中。
(二)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加大。“十二五”期间,从经济帮扶、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关怀、组织领导五个方面,全面构建了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的政策体系,将特殊困难家庭全部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范围,逐步开通了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就医转诊绿色通道。做好养老保障,对失能或70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以优待服务保障对象选择入住市级养老机构。全面启动流动人口基本卫生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实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健康促进”。
(三)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果。建立市级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和16家区级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老年医疗管理和业务指导网络进一步完善。在16区建立老年综合评估中心,启动老年综合评估工作。探索为老年人提供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等老年医疗连续服务模式。康复护理体系得到加强。参加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首批试点,开展康复治疗师等紧缺型医疗人才培养,鼓励康复医院、护理院建设及功能定位不明确、床位使用率低的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积极做好“医养结合”工作,鼓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机构与社区托老所、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实现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便捷对接。全市开展“医养结合”的机构达410家。
六、首都医疗功能疏解有序实施
(一)北京市辖区内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底,北京五环周边地区已初步实现了33家医院或院区构成的新的医疗服务带,总床位达到近3万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26%。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等相继开诊,天坛医院丰台新院区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其他项目也正积极推进。
(二)郊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在10个远郊区遴选了11家医院作为郊区医疗中心,并确定11家市区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11个郊区的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帮扶创伤、急重症抢救、心脑血管意外等学科和人才队伍提升技术水平。到2015年底,已有6家被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
(三)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稳步推进。推进北京市有关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的医疗合作试点,在朝阳医院和天坛医院合作的基础上,2015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分别与燕达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意向书,以专科共建的方式,共同组建“儿科疾病诊疗中心”及“中医综合诊疗中心”。2015年1-11月,燕达医院门诊诊疗人次13.5万,同比增长61.9%,较2013年同期增长264%;医院出院人次6345人,同比增长91.3%,较2013年同期增长399%。开展与张家口市医疗合作工作,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等4家医院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中医医院及崇礼县创伤医院5家医院间已开展了负责人挂职、科室对接和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唐山曹妃甸医疗合作,北京安贞医院、友谊医院、妇产医院和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区工人医院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