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与论文指导工作两不误 确保学位论文进度与质量

24.02.2020  11:01
疫情防控期间,我校研究生导师充分利用视频会议、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通讯手段,对研究生论文写作及研究工作进行线上指导,确保学位论文质量与进度,推进学术研究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在投入巨大精力建设网络课程的同时,导师们时刻不放松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因疫情影响不能返校,这给面临毕业、就业压力和论文写作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学院导师反复叮嘱学生做好疫情防控、保护自己,并把学校的各项要求和安排及时通知学生,督促学生利用居家时间专心投入学习。学院导师杨峻岭、张秀荣、王燕晓等通过在线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包括督促学生阅读书目、论文指导,并通过电子版对论文修改及批注。天涯咫尺,师生情深,利用网络在线语音视频,师生们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学业指导取得了很好效果。 工程技术学院从事安全领域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的罗云教授,在疫情期间,将学生教育工作与祖国抗疫需要相结合,指导、带领学生充分发挥安全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疫情信息统计与势态分析,为疫情防控献计献策。这种指导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也为早日战胜疫情做出了安全科技者应有的贡献。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意识到除了以“确诊数”“死亡数”等指标为统计口径来追踪疫情发展态势外,一些具有多维度、无量纲性的相对指标更能帮助大家科学、全面地掌握疫情发展形势。为此,他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立即与裴晶晶老师共同组建疫情分析研究小组,组织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积极报名、主动承担。2020年1月28日以来,疫情分析研究小组共收集数据近万条,处理数据2000次以上,输出数据2000余条,输出图表200余个。目前已经完成全国及湖北省的疫情严重程度风险地图,帮助大家全面了解身处之地和家乡的疫情状况,并发布了《新冠疫情相对指标动态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又以独特视角对疫情负向指标和正向指标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发布了《疫情形势分析排序:风险与光明同在》的报告,让大家理性地看到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背后还有希望与光明。罗云教授鼓励学生研究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本着在疫情面前“综合应急管理,大安全管理应有所作为”的决心和信心,撰写发表了《从应急文化视角看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应对》(《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一文,深入浅出地回答了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文化所起的作用、与2003年非典相比我国应急文化建设取得的变化以及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我国加强应急文化建设的启示等诸多问题。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第四纪教研室张绪教老师,本学期指导8名毕业研究生,并承担了4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在本次抗击疫情中,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做好本支部及教研室的疫情防控和在线课程教学的同时,时刻不忘在线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撰写。为了充分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张老师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时刻关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进度,每天加班加点、字斟句酌为研究生修改论文。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所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初稿已基本完成,在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方面,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达到了预期效果。 经济管理学院高湘昀老师虽不能返校,但利用学校的VPN、网络检索等途径及时跟踪最新科研成果,对学生的科研指导从未间断,通过建立小的讨论群,分享最新前沿成果,讨论学习心得,小范围讨论学生的研究进展,指导下一步的完善方向。对刚开启半年研究生生涯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远程讨论,同学们也非常认真,每次讨论后形成讨论记录,留下珍贵的科研经验。非常时期,研究生导师和同学们都在实时进行科学研究,一起看文献,一起远程讨论,一起分享心得,一起共享发表成果的喜报。  
(在线教与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多重交互模式助力线上教学
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开展网络主题班会 教师与地质大学
(在线教与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多重交互模式助力线上教学
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开展网络主题班会 教师与地质大学
(在线教与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多重交互模式助力线上教学
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开展网络主题班会 教师与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