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中的师者担当——北京科技大学广大教师战“疫”纪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先后发布《致全体教师一封信》和《再致全体教师一封信》,号召学校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此次疫情防控中来。在此期间,北京科技大学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各项工作部署,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线传递关爱,积极开展育人工作;落实教学责任,对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具体要求,全力保障在线教学质量;主动担当作为,对接疫情防控实际需求,加快开展应急科研攻关;支援防疫行动,对照新时代教师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主动“发声、亮相”,彰显新时代教师本色。
爱生育人,在线关爱体现教师初心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全体教师立足教师岗位责任,发挥本科生全程导师、研究生导师的育人作用,积极主动作为,定期关注学生身心状态,以各种形式开展在线教育,努力做到线上育人不断线,关爱学生显真情。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接触科研的第一关,为了帮助2019级硕士研究生顺利进入科研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谢建新教授亲自撰写《2019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编写指南》,面向全体理工类研究生分享开题报告的撰写的经验和注意事项。由于在家学习,许多毕业生面临实验数据不够,学习资料不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论文撰写。有鉴于此,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的刘永畅老师主动请缨做客“云上时光”,针对当前毕业生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了解决思路和办法。作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导师,东凌经济管理学院的王未卿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除了每日固定同本科生交流全球经济金融的最新动态,专业资讯、前沿信息等资讯外,她还主动帮助有需求的学生联络、推荐券商单位的网上实习。为了帮助学生在家期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能环学院环境1701班班主任程世昆老师化身“网红健身达人”,每天身先士卒,组织带动班级学生打卡健身,班级大多数同学现如今都能自觉制定健身计划并保质完成。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天昕老师组织课题组内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进行模拟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自信。作为一名本科生导师,自动化学院吴华怡老师在得知身处武汉的学生感冒后很是担心,她一方面安抚学生情绪,另一方面积极联络自己在武汉当医生的同学,通过线上沟通帮助判断病情,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家治疗难题,并打消其心理负担。正如自动化学院李江昀老师所说:“老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不仅谈学习,还要做朋友,谈生活,谈人生,走进他们的心灵,聊聊他们关心的事。这样才不会让学生觉得生分,愿意接受。不需要上前线,那就做好后方保障,一起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为确保打赢这场战役做出自己的贡献”。
排除万难,线上教学彰显教师使命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积极研究对策,努力保障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有序运转。学校全体教师严格落实有关部署,通过“雨课堂+ZOOM会议+腾讯课堂+EV录屏”等组合形式,在抓实、抓细课堂教学具体环节的同时,积极探索线上教学规律,开展启发式教学,积极培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思政课在线教学线上集体备课,策划开设“在抗击重大疫情中成熟和成长——与大学生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教学。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任玲老师通过工程流体力学课堂,向学生布置制作“Water bell”动手小实验,超过95%的学生将家中的瓶盖、硬币、擀面杖等各类“钝体”制作成不同形状的实验品。计通学院王丽娜老师全流程还原在校教学过程,并特意将闹钟铃声设定为学校铃声,引发学生爱校共鸣,许多学生纷纷留言“下课了,去万秀吃饭”、“去鸿博帮我占个座”等等。北京市教学名师、机械学院教师刘立,积极适应在线教学带来的新变化,及早作好应急教学方案,建立课程微信群与学生保持联络,并适时改变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实时发送弹幕与自己互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组教师每次课后均要召开总结会议,反馈教学问题,商讨解决对策。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将课程思政与当前疫情防治有机结合,以武汉地区医护人员、医疗设备、防护物资、生活物品紧缺现象为例,为学生讲解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内在缺陷,并围绕当前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打造多样化教学案例,引导全体同学进一步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课堂学生纷纷表示:第一次如此清晰的认识专业理论,希望以后课程都能这么生动有趣。
共克时艰,科研攻关凸显教师担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校全体教师立足科研实际,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北科智慧”。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许镇副教授团队以应用为标准,以实战为导向,从除夕夜开始便参与到抗疫医院排风环境污染快速分析联合科技攻关,通过短短三天的大力攻坚,团队赶在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建设完工前提交了设计方案,为其排风设计提供了强力的应用支撑。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段小丽教授团队与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何学秋教授团队围绕不同类别人群的行为模式、出行规律及环境暴露风险,经过多日紧张的奋战,采集了大量的人群数据和追踪式防疫管理数据,分别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风险防范手册》和《井工矿山从业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手册》,并通过电子版形式全文免费向社会公开,为全社会提供了“百科书级”的防疫指导。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张德政教授、阿孜古丽教授团队结合在研的国家重点专项“大数据驱动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课题研究成果,携手中国中医科学院,快速展开了新冠肺炎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研发工作,其成果一经发布便得到广泛关注,截止目前,该项成果已转向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此外,计通学院肖若秀教师团队通过与北京某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CT影像中,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的数字三维重建,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和治疗提供数字模型和量化分析依据,对奋战一线的医疗人员和科研团队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启鹏教授团队围绕此次疫情初期口罩紧缺问题,成功研发抗菌杀毒铜基滤网规模制备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延长口罩使用周期,提升使用效率,大幅度缓解口罩供给不足问题。
为爱发声,抗“疫”行动显现教师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为更好的抗击疫情,全校教师坚持为爱发声,以笔为援、以歌传情,努力唱响防控一线英雄赞歌,鼓舞斗争士气,不断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
由我校教师原创发布的歌曲《我们在一起》,用歌声唱出希望,将歌声化为力量,表达了全校师生同疫区人民在一起,坚决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我校教师创作的诗词《沁园春·战“疫”》,以慷慨豪迈的词赋号召全体教师感恩国家,坚决抗“疫”。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欢老师用《致学子的一封信》向全体学生传递以学明智,相遇可期的期望,此举深深感动了数千北科学子,信件内容也在校内各个学生群内流传开来。部分离退休教师还创作如《七律 防疫阻击战》、《万众一心送瘟神》等,以诗词、书法的形式,声援全国抗疫前线。疫情发生以来,全校广大教师还积极组织为疫区捐款,截止目前共计募捐近60万元。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教授葛昌纯老师第一时间自愿捐款1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院胡正寰教授通过孝感市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助力家乡人民早日渡过难关。此外,还有众多教师始终冲锋在前,为疫区募资捐物、担任志愿者保卫家乡、发挥专业特长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
瘟疫无情,人间有爱。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头脑清醒,越要慎终如始,越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北京科技大学全体教师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和学校顺利完成战“疫”大考!
(责编:杜嘉庆、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