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巧匠的“手”——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潘勇卫

28.12.2015  15:03

  他拥有扎实的显微外科功底,灵巧的双手完成了一台又一台手术;他拥有科学的探索精神,不断钻研出新的手术方法;他为人正直谦逊,友善细心地对待病人。走进潘勇卫,你会看到一个不安于现状,勇于接受挑战的他。他放弃了在积水潭医院拥有的一切,加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自己推开了一扇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工程师变医师,一进手术室就兴奋

  和潘勇卫一起共事过的人都知道,他一进入手术室就浑身来劲,会马上将自己调整到“战斗模式”。“我非常喜欢骨科,一走进手术室就很兴奋”,他说。但当被问起为何学医,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潘勇卫当年的理想是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作为全校前十名的高材生,老师们给予了厚望。就在他备考的同时,家里却发生了一场改变潘勇卫一生的变故。他三岁的小侄女因病去世,全家人悲痛万分,但是为了不影响他高考,家人直到考试结束后才告诉他,潘勇卫这才得知自己的哥哥遭遇如此不幸。也正是这样,哥哥非常希望他学医,还找了一位医生前来动员他。但当时的潘勇卫从未想过学医,并未被说动。可是渐渐地,他了解到哥哥为了给孩子治病四处求医艰难的过程,哥哥对孩子的爱和对医生的希望都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最终,他放弃了先前的理想,报考了北京医科大学。校长问他,你后悔么?潘勇卫坚定地说,不后悔。

  事实证明,潘勇卫的选择是正确的。尽管计算机系从此少了一位工程师,但是百姓多了一位德艺双馨的好大夫。刚刚接触医学的他,发现医学课程繁多复杂。过了一个学期后,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潘勇卫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大二开始年年获得奖学金,大四更是拿到了学校最高奖学金——光华奖。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他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骨科。

  为了深入学习骨科,潘勇卫报考研究生时,选择了著名的“天下第一手”韦加宁教授为导师。当时,韦教授只有一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有一位学生连考了三年,都未能考取。而且韦教授并不是科室主任,如若被录取,日后毕业想要留校工作也要面临竞争。有人劝他别钻“牛角尖”,但潘勇卫认准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也不会再去考虑其他因素。最后,用“分数说话”的他成为了韦教授的学生。从此,潘勇卫踏上了漫漫骨科之路。

  对骨科的热爱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在导师的带领下,潘勇卫一路刻苦钻研。他对很多手术方法都进行了改良,比如对传统拇指再造的方法,能使再造拇指更美观,并大大减少对供足功能的损害。该项研究成果还获得了2004年第九届全国手外科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5年香港手外科年会奖学金,2008年日本手外科年会奖学金(亚太地区两名获得者之一),2010年他又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在他修复再造下的拇指,不仅外形漂亮,而且患者功能恢复得也很好,拿筷子、拿笔都毫无问题,短短几个月就已恢复部分感觉,令患者十分满意。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韦加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被卫生部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是对潘勇卫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技术上,韦教授是一位手术天才,他是世界上第一例同体断足移植手术成功的主要实施者,也是我国第一例同体拇指移植手术成功的实施者,他的研究多次获得科技成果奖励。而他所编辑绘制的《手外科手术图谱》更是将自己毕生积累的宝贵临床经验教给了后人。潘勇卫很多关于手术的想法,都是受到韦教授的启发,“他有很多很重要的想法,常常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思路,引导着我去思考、去发现”。潘勇卫练就了扎实的显微外科功底,完成了大量的断肢断指再植术,曾主刀完成十指离断再植并全部获得成功。

  韦教授不仅技术精湛,他的人品也是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作为韦教授的学生,潘勇卫在这一点上也继承了他的风格:一身正气,做事一丝不苟。他对病人温和亲切,回答问题耐心详细,并会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对病人非常负责任。每天早上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病房探视病人,即在每天常规查房之前他自己就先查看一遍了。哪怕是小小的换药、包扎伤口,他都极其细致认真。

  潘勇卫的病人都对他赞誉有加,称他“始终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给人印象至深”。韦教授还是一位极富远见的大师,潘勇卫常常会找老师一起探讨骨科的未来发展方向。所谓站得高看得远,韦教授对于学科的许多见解,都对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潘勇卫也逐渐探寻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我的发展方向并不只局限在手外科,十指离断再植只是我的一个标志。周围神经疾患也是我研究的方向之一。

  读研期间,潘勇卫遇到了一个很特殊的病例。有一位神经麻痹的病人被判断为神经压迫,然而,手术中潘勇卫却觉得不像是压迫造成的,于是他拍下了术中照片,回去自己琢磨,但是查遍国内外文献,也一无所获。苦苦探寻了很久也没能得出答案,潘勇卫便把照片洗了出来,只要遇到比自己年资高的大夫就询问他们的意见,得出的结论依然是神经压迫。王澍寰院士是“手外科之父”,平日里大家都觉得他高不可攀,但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潘勇卫鼓起勇气敲了敲王院士的门:“王老师,有件事儿困扰了我很久,有一种病大家都说是压迫,但是我觉得不是,请您看看……”王院士听了病例汇报,看了手术照片,也赞同了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再多查查文献,可是相关的文献潘勇卫都看过了,还是没有找到结果。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他突然接到王院士的电话:“你快来,美国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一个个案跟你的一样……”果然,这本杂志上的案例和他遇到的是一样的,并且证明确实不是被神经压迫,而是一种未被认识的神经病变,这让潘勇卫兴奋不已。而此时,他已经收集了八例类似的病例,于是立即投稿到Journal of Hand Surgery ,很快文章被收录了。此后十余年,他对该疾患持续研究,提出来许多非常前沿的观点,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不仅如此,潘勇卫还对手部严重烧伤后晚期手功能重建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发表在Journal of Hand Surgery 上。

  他首先在国内采用髓内钉技术治疗掌骨骨折,系列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华医学系列杂志上,并获得2007年第十届全国手外科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最受欢迎论文奖。他对肌腱损伤修复及肌腱术后粘连、手部腱鞘巨细胞瘤复发因素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给潘勇卫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每做完一项研究,就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承载着自己所有的汗水和希冀。更重要的是,它们为临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实际解决很多病患的症结,这让他非常欣慰。

  潘勇卫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汲取,他深知一个好的医师要技术和科研两手抓,还要立足全球,拥有国际视野。他一直坚持学习英语,每天都会花时间看英文文献,及时了解国外学科界的新动向。硕士毕业,他又接着报考了博士。尽管当时没有在职读博的名额,毕业后又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但是潘勇卫还是选择了继续深造。2001年,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他成为了著名创伤骨科专家荣国威教授的博士生。在荣国威、田光磊等名家的指导下,潘勇卫不断有新的专业火花迸发出来,不断接触到最新的业内信息,不断地解决新出现的手术难题,不断地进步。

  2006年潘勇卫获得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同年又成为全国首位获得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青年医师全国访问学者奖学金获得者,并于2008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留学。在英国留学期间,潘勇卫走访了多家全球有名的医院:牛津大学Nuffield Orthopaedics Center,伦敦Epsom General Hospital, Guy’s Hospital, Wrightington Hospital等等。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的发言更是引起了牛津大学骨科中心教授的兴趣,随后成功申请到去这家中心交流的机会。他的努力和创新让许多外国人都注意到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有为的骨科医师。

  积极开辟新大陆

  年纪轻轻已经拥有多项荣誉的潘勇卫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认为自己是时候迎接新的挑战了。2011年,潘勇卫怀揣着对清华的情结和对未来的憧憬加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大家庭中,这还是一个正在孕育中的新生儿,他对它充满了期待。

  发展生命科学和医学是清华大学面向21世纪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水平的临床医院是发展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支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允而生,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

  骨科的范围很广,因此对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骨科来说,潘勇卫希望科室能够分为三大方向:脊柱、关节和创伤。其中关节又包括运动医学和关节重建。他认为这三大分支是更能满足病人需求,更能凸显清华特色。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作为大陆与台湾长庚体系的结合体,如何移植长庚模式并做好本土化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了解长庚体系,潘勇卫在厦门长庚医院实习了十一个月,详细地了解了长庚模式在大陆的运用,同时也总结了厦门长庚医院的优点和不足,给清华长庚骨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帮助长庚体系的本土化实施,以及突出它的服务优势。他说,现在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底,未来的大楼建设才能更加稳固、美观。

  扎实的医技是他攻克难题的基础,挑战自我的精神驱使着他不断钻研、创新。乘着梦想的翅膀,潘勇卫一路前行。希望这位精工巧匠,用他灵巧的双手,继续创造出更多的成绩。希望他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实现他的梦想,飞向充满阳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