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病 现代“不治之症”?

21.11.2014  17:13
明明病 现代“不治之症”?

  “明明知道已经半夜该睡了,但总忍不住想再看看微信。

  “明明有个报告明天就要交,但就是不想动手。

  “明明下决心要去健身房锻炼,钱也交了半年的,但坚持了一个月又不想去了。

  最近,很多人在网上吐槽自己得了“明明病”,明明知道不可为不该为却为之,或明知可为而不为之。“明明病”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疾病,却被网友评选为2014年最高大上的“不治之症”之一。

  内心总有过不去的坎

  说明你已经“中枪”了

  网友“福多”说:“我人缘一直都不好却还改不了脾气,体重一直涨却不减肥,我有很严重的‘明明病’。”网友“吞云吐雾”留帖称:“明知吸烟有害,但我戒不了;明知道回家带东西多了自己累,可还是装满一大包东西,到家被老妈数落;明知道回家之前最好把论文初稿写出来,可是我还在刷微博……

  虽然网上称自己患了“明明病”的以80后、90后为主,但现实生活中,岁数大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老年人痴迷麻将者就不少,明明知道久坐、熬夜对身体不好,还是忍不住。

  如果“明明病”表现出的只是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无关紧要的现象,真的不必大惊小怪。需要关注的是现象背后,自己的内心是否有冲突及其强度如何。心理学特别关注人们的内心感受,关注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身或周围发生的事情。如果把不应成为问题的事当成事,就会增添烦恼;总觉得自己存在不足,就会有压力或不快;有不足想改善,就可能会面临挑战甚至带来挫折与焦躁等。

  不妨问问自己,你遇到的事情真的算是问题吗?“明明病”给你带来压力或困惑了吗?如果心里总有过不去的坎,你就可能真的“中枪”患上了“明明病”。

  侥幸逆反求完美

  “明明病”人借口多

  “明明病”的表现多样,人们患“明明病”的心理因素主要有4种:

  一是侥幸心。如,有人想减肥,但看到美食就劝自己“多吃一餐不会胖”,而总这样体重肯定会增加。有的女性明明知道天气冷该多穿点,却为了美,侥幸认为自己年轻,冻一下应该没事,结果让关节病乘虚而入。

  二是行动力不足。就是有想法,没动力,那些在学习、工作中得过且过者多属此类。

  三是完美主义。觉得一旦做了就要做到最好,考虑来考虑去,总在拖延,结果明知道要做,却迟迟不愿开展行动。

  四是逆反心。多见于青少年,明知道不该做某些事情,却因父母阻拦而执意要做。

  上述4种原因肯定难以涵盖导致“明明病”的全部因素,但“明明病”现象的本质是认知活动与行为结果的背离,而人们自身存在的心理防御机制、认知行为特点等时时刻刻左右人们的生活与行为。

  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借口、退避、自嘲、替代等。有“明明病”者明知怎样,却不那么做,他们总有道理的,如“多吃一餐不会胖”、“冻一下没事”、“那么多人吸烟都没事”等等,他们在使用合理化、借口等防御机制,使自己得到片刻的满足或放松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或不去行动了。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本身固有的、惯性形成的、维护自身避免过度刺激的暂时性应对方法,是人们遇到事情很自然的应用,但过度、长久、滥用自我防御机制并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维护。

  动机强弱、目标引力、控制力高低、问题解决等都涉及认知行为规律问题,与“明明病”有明显联系。“为美而冻”、“禁不住美食的诱惑”是权衡与趋利的结果,“明知吸烟有害,应该戒,但我戒不了”凸显动机、目标、控制力等问题。当今社会人们自我、自保意识强,追求权益与自由度,所以易患“明明病”。

  “明明病”不是病

  潜在风险需注意

  一般来讲,“明明病”只是人们生活中免不了出现的自相矛盾甚至前后否认的一种现象,十分普遍,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疾病。

  “明明病”不是病,但潜在风险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仍需警惕。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明明病”现象,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以便甄别。

  一是看感受。如果你对自己出现的“明明病”现象感到紧张甚至影响生活和学习,那就确实要进行适当调节了。如果感到自己的状态不错,那么即使有“明明病”所涉及的一些表现,也一切OK。

  二是看感受的强度、“明明病”表现的频度和持续的时间等。仔细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明明病”,是偶然、很少、很多还是处于持续状态。如果是处于持续的状态或反复出现,有可能形成固化的认知反应模式,这种模式通常很容易成为某些心理障碍如强迫、焦虑、抑郁症等易发的危险因素。对“明明病”表现过于担心或焦虑,会导致夸大、糟糕化认知反应方式的产生。

  三是看“明明病”表现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是工作、学习等真正需要做的事情而没去实施,经常影响生活,建议当事人接受心理咨询。需要提醒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个体刺激的作用远不如工作、学习等较重要事情的影响大,但总是纠缠这些小事,也许是某些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明明病”的许多表现形式不是病,更多的是个体的行事风格,然而,有些表现形式,如“明明知道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我还是忍不住”,“明明知道不能随地吐痰,我还是不能控制”,这些可是涉及道德、法律、文明素养问题,需要改变。“明知开车不能喝酒,可是为了朋友,还是要喝”,如果这也算“明明病”的表现形式,无疑比真的病更可怕。

  “明明病”这个词被很多人接受,说明人们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受到情绪困扰时自己长久不能排解,一定要接受心理服务。

  延伸阅读

  应对良方:坦然看待

  1.“明明病”不是病。正常、自然地看待“明明病”的各种表现形式。

  2.接纳自己,相信自己。人们处事风格、认知行为方式各异,只要不影响、伤害别人,就按自己的方式办。

  3.关注情绪变化,注重心理感受,积极自我调整。“明明病”的潜在风险是人们过于担心自己的行为方式,反而增添烦恼与不安。

  4.如果“明明病”的某些表现形式影响生活、工作,或自己心理上感受不适,固着“明明病”的某些表现形式不能自拔,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时,就要寻求心理帮助。

  5.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明明病”不是病,但会影响人们健康发展或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病并非代表心理完全健康。

  6.要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积极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享受社会文化、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给心灵带来的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