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世贤:我在斯坦福的抗疫经历与感悟

24.04.2020  19:42

    本网讯  【编者按】 全球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在海外学习交流的农大学子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学校、老师、同学和家人最大的牵挂,面对疫情,他们现在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如何?他们又是如何应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翟世贤,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19年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提升项目”派出,于2019年8月1日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我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克拉拉县(Santa Clara County)于3月16日发布了居家避疫(Shelter in Place)命令,要求居民尽可能留在家中 ,不得聚集,若需要外出购物、看诊等,要与他人保持6英尺以上的距离。目前该命令有效期至5月3日。自命令颁布以来,我已在家自我隔离1个多月,生活必需品都是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获得。与国内很相似,在疫情爆发前期,曾出现一阵囤货高潮,卫生纸和消毒用品一度很难买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在还需要在凌晨12点守着电脑抢Amazon Fresh和Whole Foods的送货机会,但食物和生活用品等都能得到有效供应,正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受疫情影响,斯坦福大学决定将春季与夏季学期的课程全部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我在春季学期参加了经济系的三门课程,全部通过Zoom授课。远程教学虽然缺乏现场教学的参与感和融入感,但教授们尝试用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增加和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且课程结束后还有课程的录音录像供学生后续学习,对于听课还有些困难的国际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疫情也限制了很多学术活动和日常社交。我曾经计划于3月下旬去波士顿参加“2020年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北美分会”,但会议由于疫情在北美爆发而延期。3月中旬和好朋友们的美东旅行计划以及和英语伙伴每周的聚会也都搁浅了,我一度感到很伤心和遗憾。

虽然目前的居家避疫令限制了日常社交活动,但与此同时也孕育了各类远程活动,如斯坦福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推出了很多公开的线上讲座,并组建了多种主题的微信群,陪伴学生们一起度过抗疫时光;斯坦福以及很多研究机构的学术报告转移到了线上进行。如果有心,疫情期间也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美国疫情爆发前期,各种负面新闻曾充斥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一时间人心惶惶。祖国专门为留学生提供了防疫攻略、线上讲座及健康包,旧金山总领馆开通了防疫专线,保证每位中国公民的身心健康。

经管学院专门成立了学院海外学生微信群,国际处也成立了学校在美学子群,记录我们的健康状况和居住地抗疫信息等。学院的李军教授、朱葛军老师和杨曦彤老师曾专门召开视频会议,为每一位海外学子打气加油,令我曾经有些惶恐和不安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农大学子,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学院、母校和强大的祖国作为我坚强的后盾。

因此,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但现在的我很安心。安心在家工作、学习、锻炼、娱乐,安心等待疫情过去,等待春暖花开(现在好期望开学呀,想念美丽的校园和活跃的课堂,想念草坪上的大耳朵兔子和小松鼠……)

如果没有这次出国访学的经历,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全球爆发,可能无法这么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对于个人的意义。在疫情爆发前夕,武汉及湖北省疫情严重的新闻紧紧抓住了我和身边同学们的心。斯坦福的很多学生自发组织起“斯坦福武汉支援工作组”为祖国筹措抗疫物资,斯坦福大学校报(Stanford Daily)曾头版头条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当疫情在美国大面积爆发后,斯坦福的很多中国学生又积极为斯坦福医院捐款捐物。我真的感受到了“留学生抗疫打全场”这句话,也切实感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强大的凝聚力。

我相信,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疫情终将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