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了解 从我做起——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相约守护 互换体验”活动有感
2015年9月28日,我来到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门诊,参加了为期一天的“相约守护 互换体验”的活动。
积水潭医院以骨科和烧伤为医疗特色的三甲综合医院。这里,曾是元代大运河终点上樯帆林立的码头——“积水潭港”,也是清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棍贝子府”。1956年,在昔日的王府旧址,初建了北京积水潭医院。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行走在棍贝子府的水榭花园与现代化的诊疗大楼之间,在这所北京为数不多的“王府花园式医院”里,我感受到了积水潭特有的医院文化,这里优雅、古朴、洁净的环境,的确能让前来就诊的病人放松紧绷的心情。
当天矫形骨科坐诊的是周新华主任。通过与周主任简单的交流我了解到,他是从湖北考进北京的骨科医学博士,来积水潭医院已有十多年了。他每天7点半前就要到医院,先到病房查房,做好医嘱,8点--12点到门诊为病人诊疗的时间,每周2次,因为病人多,有时他的早餐都顾不上吃,“你看,我早上带的鸡蛋还没吃呢”,他指指铁皮柜上的塑料袋对我说。
做为一名“体验”者,我坐在诊室里仔细观察整个诊疗过程,医生与患者的对话、建议与反应、双方的态度及心理上的变化。
周主任在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共看了30个病人(不含复查后又反复进进出出的病人),平均6--7分钟就要看一个病人。病人以中老年膝关节病为多,且外地患者占一半以上。因年龄和文化的原因,患者在表述自己的病情时常常会让医生费解,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周主任必须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往往是他找关键词问,病人则找重点回答,外加看片子、亲手检查,整个过程简单而又快捷,体现了医师很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
周主任在诊疗过程中有几个特点:告知病人,要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减少病痛折磨;为病人着想,尽可能的开具医保药、低价药;帮助挂错号的病人转科诊疗和协助挂号;考虑接近十一长假,建议病人节后办理相关住院手续,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严格相关规定,合理开具病假条……
半天的门诊,他在不停的说话、不停的喝水,连去趟卫生间也是小跑着快去快回。这种状态,可能是医生们共有的常态吧,也应是医德、医风的真实写照。
在“门诊”体验的时间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对一些有膝关节病的患者,医生们除建议少运动、少爬楼外,建议患者做手术的比例比较高,约占(此病)一半以上,因为慕名来北京积水潭医院看病的人除了多外,就是年纪大,病情重。
有一位70多岁北京的老姐姐,带着专程从浙江来京70多岁的老妹妹来看病,姐姐说:“我带妹妹来看病,她在北京的治疗费我都出了”。话语中,体现出一份亲情和责任。但当听医生说置换两个关节需要不小的费用时,姐姐说:“我们回去再商量商量吧。”
有一位黑龙江患者想多开一些药带回去,免去反复来京之繁琐,但周主任说有政策规定,只能按治疗周期开具药量。
因外地患者在当地治疗受医疗条件的限制,进京诊治,无形中增加了北京专家的诊疗难度和工作量。
临近中午,医生体力开始不支,情绪的控制临近低点,这时,很难在语气上、语调上保持最佳状态。另外,患者也因长时间的在外面等待而产生了焦虑,此时,双方很可能因情绪上的不稳定、方法上的不认同而发生口角导致矛盾的发生。
医生这个岗位的确很辛苦。在分诊台叫号的空隙,我与周主任简单而又快速地聊着。很快,我捕捉到了两个细节,一是他是个孝子,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晚上,他让儿子给奶奶打了个电话……这点点滴滴传统美德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他也怕“医闹”事情的发生。“医闹”除了会影响正常的门诊秩序外,院内部还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规定,告戒医生们尽可能的避免矛盾的出现。这种现实客观环境的存在,使得他在与患者的交流、诊疗中,小心翼翼、用词谨慎、进退有度,这可能是职业医生特有的一种状态吧。
在看病难、看病贵、专家号更难挂的今天,作为行政管理部门,还是要在制度上、规定上、机制上保障一线医生的学习、尊严和休息的权利。
在门诊体验的后半时段,在不经意间我听到有人在我背后窃窃私语,回头一看,原来是几个年轻的护士,她们说:“您是卫生计生委的吧?来体验的一般都是青年人,没想到您这么大岁数也来体验。”我说:“学无止境。增进彼此了解,缓解医患关系,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