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新闻通稿
一、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疾控工作概况
“十二五”时期,首都疾病预防控制战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认真履职,在重大疾病防控,十八大、国庆65周年庆祝活动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保障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防止了疫情输入,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传染病疫情稳中有降,防控效果明显。2015年,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98.95/10万,较2014年下降了23.86%,较2010年下降了39.8%;其中,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50.86/10万,较2014年下降了8.84%,较2010年下降了43.92%。居民健康状况稳步提升,健康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户籍居民平均健康寿命由2010年的80.81岁增长至2015年的81.95岁,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增长1岁的目标。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和突破。市政府率先出台了传染病防控“四方责任”,在输入性脊灰疫情防控、“7.21”洪涝灾害、H7N9禽流感以及埃博拉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在免疫规划方面实现“三个全国率先”:率先颁布实施《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率先调整免疫策略,将脊灰灭活疫苗纳入我市免疫规划,率先将接种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利用我市自主开发的卫生防病信息整合平台,建立了京津冀三地疾病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信息共享和通报机制及重大疫情联防联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处置机制。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夯实,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行了《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医防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组织全市疾控系统开展技术大练兵及技能竞赛活动,制定并出台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装备推荐标准》,财政投入近2亿为市区两级疾控机构进行仪器设备配备,疾控队伍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系统和住院严重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布局进一步完善;建立了涵盖人、禽、猪间新发流感、禽流感监测检测识别体系,2015年,通过对3256份高危人群血清标本,4400份禽、猪相关环境标本实验室检测,未发现H5N6、H7N9等禽流感病毒在我市存在循环;围绕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及时下发防控和技术方案,加强疫情监测,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疫情处置应急演练,严把国门输入、落实社区健康监测,确保城市安全;成功应对了新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疑似输入性疫情,确保了我市连续31年无脊灰状态。2015年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完整率均达到100%,高于全国94.7%和75.4%的平均水平,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中位数为2.2小时,较去年缩短1.5小时,高于全国平均4小时的水平。
——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并全部实现艾滋病初筛检测,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开展快速检测的能力;城乡“艾滋病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全面实现;开展艾滋病尿液匿名检测试点,探索建立隐蔽高危人群动员检测模式;通过创新模式动员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十二五”期间艾滋病高危人群动员检测量较2010年提升了150%。2015年,共检测430万人次,较2014年增加了47万人次,阳性发现率为0.89‰,艾滋病晚发现比例一直维持在20%以内的国内较低水平;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血液100%核酸检测,大大降低了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风险。2015年,我市所有医疗机构实现艾滋病CD4首次采集,感染者/病人首次CD4检测平均天数由2014年的30天缩短为4天,为早期治疗奠定了基础。我市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病死率已降至0.31/100人年,较2010年下降了78%;我市接受治疗6-12个月的患者中,有96%的患者病毒得到完全抑制,超过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90%的最新目标,全人群的艾滋病现患率为 0.5‰,维持了整体低流行水平。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2.7%,20岁以下人群不到1%,位全国最低水平。
结核病防治体系进一步夯实。2015年,医疗机构共报告肺结核患者7382例,报告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9%,较去年同期增加10.6%;全市登记管理5838例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27.1/10万,较去年同期增加8.9/10万;全市由社区协助督导服药管理的肺结核患者的比例达到87.1%,较去年同期增加9.5%;改进工作流程,修订印发了TB/HIV双重感染工作规范(2015年版),2015年在全市新发现和随访的HIV/AIDS患者中,进行结核病检查的比例达到98.9 %,较2014年提高了30%。
——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我市提出免疫规划实施疫苗冷链管理全过程(出厂、储存、运输、接种每个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确保疫苗冷链安全;将脊灰灭活疫苗纳入北京市免疫规划,2015年全市接种IPV疫苗192109剂,全年无麻痹病例发生,免疫新策略初见成效。连续16年对外来流动人员开展麻疹、流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连续9年对重点人群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免疫规划各类疫苗各剂次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本市已持续31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状态,20年无白喉病例,流脑、甲肝等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地方病防治成果持续巩固
在成为全国首个取消大骨节病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基础上,2015年再次开展历史病区消除复评工作,结果显示,致病因素已完全消除,达到了巩固病区消除成效的要求。2015年我市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4.08%,经评估,各类碘缺乏病防控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格局初步形成
2012年发起 “阳光长城计划”—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防治及口腔防治专项行动,并于2015年将精神卫生纳入阳光长城计划,通过基层能力提升、早期筛查、规范管理、健康教育、科研攻关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打造政府主导、专业机构指导、全民共同参与的慢性疾病防治的钢铁长城。重点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了综合干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脑卒中高危人群和血脂项目的综合管理,社区医生心血管用药水平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8%;建立和完善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信息监测系统,对我市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及流行趋势进行评估,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市体育局联合启动了“阳光长城计划城市减重行动(2015-2020年)”;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在全社会广泛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环境,在全市推广“健康一二一”行动。2015年验收通过各类示范机构242家,新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3389名,累计培训11665名。遴选并聘任100名慢病防治专家作为第二批微博科普专家开展科普宣传发挥,累计发布微博3.5万余条,阅读量达4232.8万次。
初步评估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市男性吸烟率从54.9%降到了52.3%,成年人缺乏体力活动的比例从31.7%下降至26.0%;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逐年提高,患者治疗率和相关指标控制率呈良性好转趋势;12岁学生恒牙龋均持续维持在0.5的低度流行水平,5岁乳牙患龋率在“十二五”期间下降了10%;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从50.5%下降到44.1%;男性脑出血的发病率从74.4/10万逐年下降到66.2/10万,下降了11%;女性从41.7/10万下降到34.6/10万,下降了17%。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围绕南水入京后输水工程、水源保护、水厂制水及供水等重点环节开展综合风险评估,为确保南水北调进京后水质卫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市科委支持下,自2012年始连续三年开展PM2.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为防控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积极推进以实验室为基础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和病因食品溯源技术在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北京居民营养监测数据库;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实施“营”在校园平衡膳食校园行动,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在校园全媒体传播平台,目前累计阅读量近600万人次,关注人数较2014年增加了一倍;组织全市学生开展了“零食营养标签大擂台”活动,全市中小学校中“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抽样调查”显示达到了97%;学生健康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中小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工作有序开展,“专家进校园,健康大讲堂”活动覆盖100%中小学校,逐步建立了卫生-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学校卫生工作机制。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创建健康促进学校1547所,占全部中小学校的87.6%,超额完成2018年《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规划》80%和2015年十二五规划75%的目标。全市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系有效运行,为“免票儿童身高从1.2米提至1.3米”的政策出台提供了理论依据。
——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建立了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北京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护理康复体系,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一个制度、三个体系、一个机制”的精神卫生工作框架。在全国率先实施北京市门诊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政策,将严重精神障碍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障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范围。完成了北京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启动心理健康“四心工程”(明心、知心、舒心、安心)。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团队,试点培养社会工作者参与患者服务管理。全市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工作覆盖率已达100%,精神科编制床位由2010年的6373张增加到了目前的9888张,平均4.59张/万人;精神科医师由2010年的660人增加到了1115人,平均5.18名/10万人,社区精防工作人员从2010年的632人增加到995人。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我市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7070人,较2010年增加了31.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率为88.7%,在册规范管理率为82.1%,在管规范管理率为92.6%,病情稳定率为98.6%,规律服药率为76.4%,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公共卫生类行政许可工作依法深入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依法依规开展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加强非许可及备案工作的统一管理,开展非京籍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京备案和消毒产品安全评价报告备案工作;组织成立涉水产品技术评审专家组,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增设涉水产品专家复评审会。同时放开公共场所检验、检测机构,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了公共场所许可范围。
二、2016年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规划引领,有力推进“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平稳开局;二是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传染病现场调查处置人员防护标准及规范,出台传染病防治人员等重点人群乙肝、麻疹、流感等疫苗接种推荐指引;围绕密切医防合作和管理评估,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间传染病相关监测信息共享沟通机制,修订完善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评价标准。三是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市传染病地方病防控能力。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风险研判,强化新发突发传染病技术能力储备,优化传染病监测网络;结合我市防病实际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修订完善霍乱等11个传染病监测与疫情处置方案;扩大检测人群,继续开展艾滋病尿液匿名检测模式研究,探索建立隐蔽高危人群动员检测模式,扩大社会组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建立重点综合医院与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之间的转诊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推进我市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改革,强化患者发现与管理,降低耐多药结核发病风险;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研究建立境外输入性传染病信息定期交换机制;完善地方病监测工作模式,引导公众做好科学补碘。四是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安全水平,夯实首都免疫规划工作成果。全面实施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中全程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工作,观察政策释放效果,推动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引入;调整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启动新一轮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更新冷链设备,推行新的北京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确保接种安全;进一步利用第三方接种率调查机制,查找薄弱环节,巩固我市免疫规划成果。五是科学有效评估,全面实施慢病综合防控工作。利用北京市主要慢性病监测系统,分析我市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科学评估防治效果,总结推广全市各慢病管理综合防控示范区成功经验;开展社区慢性病高危危险因素规范化管理水平监测,以朝阳区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综合防治管理项目试点为基础,推广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工具,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建立大肠癌早期筛查模式,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优化“营”在校园健康宣教平台,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开展“我做营养小达人”主题活动,研究制定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规范,开展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六是推动政策落实,促进公众心理健康,全力提升精神卫生工作水平。会同综治、公安、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全面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政策;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政策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免费药物目录、覆盖人群范围、申领流程等的调整方案;全面开展“健康北京人阳光长城计划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四心工程(即明心、知心、舒心、安心);以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精神病专科医院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升首都精神卫生工作水平。七是加大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工作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评价;组建专门队伍,围绕雾霾等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因素,加大监测、分析和研究力度;完善北京市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系统,推进全市职业健康监护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职业与放射卫生健康危险因素主动监测体系;贯彻落实《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和国家居民营养改善工作规划,开展居民营养监测及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宣贯工作;试点开展中小学生肥胖分级警示管理工作,推广学校健康食堂建设和健康月活动,创新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及管理模式,建立卫生-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学校卫生工作机制。八是依法依规开展行政许可,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行政许可和服务工作。启动《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修订报批立项及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公共场所检验、评价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能力考核,提高中介服务机构规范管理水平和意识;制定和细化许可与日常监督相互结合与支持的工作流程,探索卫生行政许可与事后监管信息互通互享的工作机制。九是精准发力,有效提升健康传播效力。以健康信息发布常态机制为抓手,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关切的健康问题,精准发布疾病预防控制核心信息,不断提高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的获得感和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依从性、参与度,客观评价健康传播效果,优化传播途径、提升传播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