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明同志在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2016年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提纲

11.01.2016  18:08

 

关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预防控制体系

建设情况的通报

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  唐明明

 

同志们: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主动思考,积极作为,以改革创新的方法全面审视、谋划、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向纵深推动 重点开展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逐级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2015年,全市各级各单位以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意见》(京政发〔2014〕23号)为主线,围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全面推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市政府与各区县一把手签订目标责任书,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纳入责任书内容。市安全监管局成立了以张树森局长为组长的隐患体系建设推进领导小组,以隐患排查治理为统领,以“四化三体系双基”工作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凝聚共识,提升决策能力,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入落实责任,全市16个区和开发区均以区政府或管委会名义印发了体系建设意见文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

(二)法制引领,制定发布安全生产领域政府规章。

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政府规章立法取得重大进展,经11月10日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1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66号公布,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近日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规章》对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及其相应职责予以细化明确。《规章》同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要求使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首次将建立信息化系统纳入规章条文。启动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制定151个安全生产地方标准,推进“隐患排查标准、执法检查标准、标准化评审标准”的三标合一。编制《北京市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指导企业按照“八步法”建立动态的排查治理机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

(三)试点先行,带动引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在顺义、房山、大兴、通州、开发区5个区和纺织控股、轨建公司、京能集团、排水集团、顺鑫控股、住总集团等国有企业启动体系建设试点,鼓励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找亮点,打造个性品牌,为全市全面推开积累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大兴区以网格化为特色,构建区县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属地企业进行试点。房山区以“电子标签”、“信息化管理”和“小微企业简易清单”为特点开展试点。通州区以梨园镇为突破,以社会管理与安全监管网格融合为特色,创建隐患排查治理“七个一”模式,以点带面推进试点工作。

鼓励试点国有企业集团以“岗位隐患自查清单”为核心,开发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与全市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实现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如实记录。如市排水集团梳理完善隐患制度12项、安全操作规程655份,自主编写自查标准2套,形成隐患排查清单390份、风险清单738份,全面升级了“四化三全两智能”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市住总集团完成了18个管理岗位的隐患排查清单,梳理了房建、道路、桥梁、隧道、设备安装五大专业施工隐患1918条,并进行分级、分类、录入了平台管理。市纺织集团开展“千岗创安”活动,组建地标编写小组,初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隐患排查检查标准。

(四)深化落实,指导推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

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编制试点工作,建立政府推动、专家帮扶、企业个性化实施的推动机制,解决企业隐患排查“不愿查、不会查、不治理”难题,推动深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30家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取得入围资格,初步建立起一支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相对稳定的隐患排查治理专家队伍。目前,全市16个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共上报参与编制的企业2000家,顺义区、房山区、通州区报送企业数量均达到300家以上。从企业规模上看,包含一般法人单位、小规模法人单位、市属国有企业等;从行业上看,覆盖了工业、危化品、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五)加大投入,规范重大隐患治理资金使用管理。

2015年市政府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重大隐患治理。其中:投入2000万元支持油气输送管道重大隐患治理;投入1000万元,支持油库升级改造消隐项目;分别投入2500万元和1200万元,支持各区县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核查和安全生产条件普查;投入850万元,支持部分区县和市属国有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建设。出台《北京市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规范资金拨付渠道,对于补助各区县的专项资金,采用转移支付方式,年初统一拨付至各区县财政。通过招标,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和资金服务机构,协助做好重大资金使用管理,形成项目申报、评审、监督、管理一体化平台式管理体系,专业支持能力进一步强化。各区按照市政府文件要求,落实隐患资金支持政策。房山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重大隐患治理;海淀、朝阳等区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在各区安全监管局部门年度预算中落实隐患治理资金。

(六)全力消隐,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疏解非首都功能相结合,与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点工作共同推进,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在推进油气输送管道和城镇燃气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工作中,制定隐患治理资金支持政策,按照企业、区县、市5:3:2予以资金补助,一些历史遗留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治理的隐患,给予区县、市4:6资金补助。在全市排查确认的1280项隐患中,共治理完成677项,整改率52.9%;治理完成275项违法占压、安全距离不足等重大隐患,大量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得到彻底根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六打六治”专项行动,共排查治理隐患17.3万项,整改率91.94%。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打击各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6.6万起,停产停业整顿非法违法企业7020家,关闭取缔非法违法企业551家,拆除违法建设8966处1590万平方米。

(七)强化保障,全面推动体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建设。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组,聘用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项目经历的高学历人才为聘任制公务员,不断增强信息化建设力量。启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系统升级改造,以突出企业便捷实用为核心,提升系统实用功能。市发展改革委批复本市生态涵养区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项目,拨付资金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统筹推动机制,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标准化达标的否决项,隐患体系建设不达标无法取得标准化等级。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与企业信用挂钩,体系建设不达标降低信用等级。把隐患排查治理与年度执法计划挂钩,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企业的纳入重点执法名单。

二、顺利完成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顶层设计

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四次明确的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预防。推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树立起“大预防”的理念和工作格局,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体现。通过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形成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闭环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充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安全预防工作,建立区域、行业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对于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具有重要意义。

在认真研究有关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本市实际,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意见》。12月2日,王安顺市长主持市政府专题会研究讨论《指导意见》,原则上通过了《指导意见》审议稿,年内即将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王宁副市长要求,《指导意见》要体现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五个发展”的理念,要体现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深刻反思天津8·12特别重大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的举措,体现精准化管理的思想。

指导意见》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为重点,以构建建设工作格局为主要任务,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管控为目的,进一步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把风险管理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和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全过程,完善安全预防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一)明确了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的内涵 。《指导意见》指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提高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能力为目标,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为支撑,以落实安全责任、完善法规标准、强化科技应用、加强宣传培训等工作为保障,形成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模式,使人、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二)确定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总体思路就是:准确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强化预防为主,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统筹协调、广泛动员”的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引导、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公众参与,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工作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基本建立起格局完善、系统完备、运行顺畅、保障高效、手段科学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反映本市安全生产形势的各项指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三)提出了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建立起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格局。指出,企业是安全预防体系建设的主体,负主要建设责任。政府做好推动引导,行业部门加强督促检查,社会做好协同支持。并严格监督考核。 二是要提升企业安全预防控制能力。从落实责任、风险辨识评估、预警预测、加强应急管理等方面,对提升企业安全预防控制能力进行规定。以风险管理为主线,把现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等工作统一于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之中,实现安全生产预防工作的体系化闭环管理。三是要完善区域安全预防控制机制从区域的角度,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研判,畅通安全生产信息通道,建立安全生产数据中心,完善区域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联动机制。 四是强化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管控。从城市运行安全的角度,就城市运行风险防控网、城市运行风险评估机制、风险管控的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五是积极推进社会参与。从社会参与的角度,鼓励安全生产科技、宣传等社会团体建设,推动行业安全自律。引导规范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经济机制的风险预防作用。充分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

三、全力做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在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本市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刚刚完成,相关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亟待跟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情况不平衡,隐患排查治理政府规章的配套措施出台进度还需加快,督促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方法手段依然不足,信息化系统功能应用和推广力度相对滞后,亟待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本市“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要以《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规章的落地为主线,以深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为核心,抓好区县、企业试点建设和“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编制两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配套,全面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两个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一)落实政府规章要求,健全相关法制标准。全面深入做好《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宣贯工作,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隐患规章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执法行动,营造严格执行规章的声势,形成震慑。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判定标准的制定,不断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体系。

(二)强化专业指导,全力推进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编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30家中介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能力,指导帮助2000家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个性化隐患排查清单和岗位操作规程,提高生产经营一线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隐患排查能力,真正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企业层面落地生根。

(三)注重功能应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加快完成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全面实现与各区、各企业单位的数据对接共享,建立全市统一的隐患排查治理“大数据”平台,使用信息系统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实现隐患排查全员参与,进一步深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抓好试点建设,促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开花。在2015年度区县和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完成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昌平等6个区和部分市属国有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建设,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督促指导各试点单位健全本地区、本单位隐患排查制度与标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全纪录、规范化。强化地区、企业的学习交流,筹备全市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现场会,注重总结推广应用。

(五)强化资金保障,推动实施重大隐患消隐工程。2016年市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资金1.25亿,用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重大隐患治理。一是实施加油站技术改造项目,消除因标准提升产生的重大隐患。二是继续推动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治理攻坚战,强化统筹协调,全力解决历史遗留的石油天然气、危化品和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隐患。三是实施高危企业淘汰退出项目,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求。四是继续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专家指导服务小微企业、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评估等项目,进一步做好隐患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目前,2016年度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油气管道隐患治理等支持区县的资金,已经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拨付到位,各区县要提早研究,做好资金使用和配套资金的落实工作。

(五)深入梳理研究,加快制定预防控制体系配套政策。王安顺市长指出,《指导意见》的内容非常丰富,任务也很丰满,举措也很有针对性,关键还是要制定配套的具体办法,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近些年,安全生产出台了很多的文件,市安全监管局要全面梳理已经出台的文件,把这些政策制度构建成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体系。我们要贯彻落实安顺市长的指示要求,把《指导意见》中明确要建立的制度把它建立起来,明确的措施,要细化分解。同时,要借着《指导意见》的契机,按照市长的要求,把本市安全生产已经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系统的梳理,查遗补缺。

(六)科学论证,找准预防控制体系切入点。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切入,以什么为依托、为载体,必须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总的要求是,要把安全预防体系建设融入到我们的“四化三体系双基”之中,不能另起炉灶,不能搞成“两张皮”。要充分运用和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技术,创新安全风险防控手段,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提升风险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精确、精细、精准化。

(七)注重统筹推进,建立联动机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信用系统的联动,目前,本市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努力做好衔接,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列入信用评价的重要扣分项。强化与标准化建设的联动,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上报率低的企业,作为标准化核查的否决项。强化与安全生产综合考核的联动,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在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强化与执法检查的联动,以新颁布的市政府规章为依托,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地区、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