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州“复绿”“增绿”现生态红利
15.06.2017 12:43
本文来源: 林业网
天津蓟州“复绿”“增绿”现生态红利 《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提出沿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包括北京、天津山区和河北张家口、承德山区地区,以支撑京津冀地区生态保障为导向,重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该产业带上的天津蓟州区,在保护好资源优势的同时,着力培育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产业体系——
《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提出沿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建设,以支撑京津冀地区生态保障为导向,重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近日,记者走进有“京津后花园”美誉的天津市蓟州区,跃入记者眼帘的是盘山那片蓝天白云下层峦叠嶂的林海,翠屏湖那珍珠般泛着粼粼波光的清澈。游客在蓟州大自然的画廊中畅游,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
生态,是蓟州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近年来,立足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发展定位,蓟州区始终牢固树立“坚持绿色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心无旁骛抓生态,为建设“山水之城、京津花园”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在保护好资源优势的同时,他们着力培育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绿色工业、旅游文化产业和生态农业发展。
绿色成为城市主色调
开山采石的轰鸣声变成了鸟儿的啼唱,烟尘弥漫的空气重新变得清爽,光秃秃的矿山创面逐渐披上了“绿装”……这是生活在蓟州区城北大兴峪矿区周边群众真实的感受。在这个废弃矿区,原来被炸得千疮百孔的矿山创面已被修整得犹如一道道梯田,坡面上喷播的沙地柏种子开始发芽,梯田里栽植了油松、毛白杨、白蜡等绿化树种。在树木的掩映下,裸露的山体重披绿色“外衣”。
在灰色GDP与绿色发展之间,蓟州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绿色发展。为保护好这片青山,他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了区域内400多家小矿山、小塑料、小化肥等污染企业,并全面启动了天津市最大的“矿山复绿”行动,投资28亿元,为天津市石矿、东后子峪、渔山等8处废弃矿区“疗伤”,修复创面337万平方米。
复绿还要增绿。驱车行驶在塘承高速蓟州段犹如置身于林海之中,放眼望去,一片片树木郁郁葱葱,横纵成行、绵延不绝。据蓟州区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他们将投资58亿元,实施国家生态储备林和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两大项目,总造林面积66.32万亩。到2020年,全区林地总面积将达到127万亩,林木绿化率提高到56.5%,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此外,他们还启动了“两环三沿”工程,即环城镇、环村庄,沿铁路、沿公路、沿河道,造林绿化及环境整治,织起覆盖城乡的“绿网”。
生态建设注入新动力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蓟州区的景区景点、农家院、宾馆游客爆棚。全区共接待中外游客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7%,其中来自京津冀的游客占比达到90%;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2%。蓟州,成了京津冀地区名副其实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资源让蓟州区旅游产业的规划图越描越精彩。去年,全区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0亿元。今年,蓟州将围绕建设高水平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的目标,打好山水牌,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蓟州将重点建设以国家5A级景区盘山为核心的大盘山休闲观光旅游区,以长城、梨木台两大精品景区为核心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以薰衣草庄园和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环湖生态旅游区,以苗木观赏、蔬菜采摘、特色餐饮为重点的观光农业旅游区,以“千年古刹”独乐寺为标志的古城旅游综合服务区。蓟州还突出“慢调”田园生活的特色,着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抓好郭家沟、桃花寺、小穿芳峪等景区化村多元化经营,开发农事体验、民俗文化项目,促进农民增收、村集体增实力。推进狐狸峪市民农庄、众耕农庄、原乡井峪精品民宿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区旅游实现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年均增长16%。
在工业发展方面,蓟州区的眼光格外“挑剔”。他们瞄准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坚持大招商、招好商,吸引无污染、附加值高的新型产业落地。今年3月份,蓟州区举行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投资蓟州”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季度签约仪式,干细胞研发与应用、欧洲风情度假小镇、绿色食品加工等40个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投资额达393.52亿元。其中,来自北京的项目28个,投资额达90亿元。截至目前,天津专用汽车产业园和上仓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区两个市级示范工业园区已累计落地项目100个。
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蓟州区还规划建设了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蓟州新城休闲度假服务区两大载体平台,为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和产业外溢奠定了基础。
蓟州的山,蓟州的水,山水之间诗意美,流淌的金,流淌的银,绿水青山才是根。(记者 武自然 通讯员 闻亮)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5.06.2017 12:43
市发展改革委2017年度绩效任务
序号
任务名称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