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司法局关于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政府:
2017年,在司法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重要举措实施规划》和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加强司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把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全系统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贯穿到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经过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持续不断努力,全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的台阶,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1、以依法行政引领全年工作开局。年初组织召开了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2017年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作为全系统年度第一个大会引领全年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年中组织召开了2017年上半年依法行政工作总结推进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出台《北京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市司法局落实北京市2017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清单》,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工作遵循。
2、认真履行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按照北京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年初制定了2017年度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指标,将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区政府依法行政考核体系,并对任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量化,为组织实施和年度考核奠定坚实基础。年终组织开展了2017年区政府依法行政考核专项评价工作,相关业务部门分别对16个区司法局落实司法行政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和考核打分,确保了全市区政府依法行政考核专项评价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圆满完成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和行政许可事项精简工作,共梳理公共服务事项27项,精简行政许可事项至15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证明,2项中介服务事项被列入全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保留清单,3项证明事项被列入全市2017年第三批拟取消证明清单。组织开展“9+X”权力清单的清理规范工作,清理后的权力事项共187项。
2、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北京市司法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制定了抽查比例和频次,全年共开展随机抽查1347次。对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进行通报、行业惩戒、行政处罚等形式,要求管理相对人立即整改,对于给予行政处罚的,处罚结果上传至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向社会进行公示。
3、加强政务服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减少至13项,调整名称2项。目前常设窗口1个,负责“律师类”和“司法鉴定类”共12项审批事项的受理;临时窗口6个,用于“公证员任职审核”和“法律职业资格认定初审”事项使用,全年累计受理并办结行政审批事项5100余件。建设律师事务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库,在律师执业证书上增加二维码,为公众查询、核实律师身份提供便利。
(三)健全制度,严格程序,行政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1、积极推动重点业务领域的立法工作。组织开展司法鉴定地方立法调研工作,形成《北京市司法鉴定条例》立法项目调研报告、《北京市司法鉴定条例(草案)》建议稿等一系列调研成果。主动到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汇报司法鉴定地方立法工作情况,邀请市政府法制办参加立法调研座谈会,现场考察鉴定机构。推进司法鉴定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2、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举行市局法律顾问聘任仪式,聘请应松年教授等9名专家学者和律师为市司法局法律顾问。出台《北京市司法局外聘法律顾问工作规定》,促进外聘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目前,12个区司法局外聘法律顾问37人,法律顾问在促进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科学、依法、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3、稳步推进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核准工作。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实施方案》,两公律师工作核准工作正式启动。组织召开两公律师工作推进会,对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两公律师核准工作进行部署。年内共有99家公职、公司律师设立单位完成机构备案,核准公职、公司律师382人。印发《北京市司法局机关公职律师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本单位公职律师的管理提供制度依据。
4、不断加强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监督工作。认真贯彻《北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全年共审查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完成66份文件、103份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共出具770余条法制建议。组织开展对“放管服”改革涉及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保留文件89件,拟废止文件3件。编印发放《北京市司法行政管理文件汇编(2015—2016年)》,为各单位、各部门日常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四)加强监管,规范行为,行政执法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1、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水平。加强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查把关,市局法制部门全年共审查行政处罚案件36件次,提出法制建议130余条。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对38本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严格评查,对发现的330余项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健全完善行政执法情况月通报制度,实行动态排名,扩大通报范围,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印发《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全面试行司法鉴定分级管理的通知》,组织召开司法鉴定分级管理暨“严格准入 严格监管”动员部署会,对在全市范围内全面试行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指导和管理司法鉴定工作体制作出部署和安排。圆满完成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和受委托执法组织的清理工作,行政权力的运行得到进一步规范。
3、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司法行政执法专业考试题库的建设工作,共编制司法行政执法专业试题300道,实现与全市行政执法联机考试的有效衔接。组织全系统共34名新增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全部取得行政执法资格。陆续启动行政执法证件的清理和新版证件的换发工作,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共注销无效行政执法证件231个,保留有效行政执法证件771个。
4、全系统行政执法效能得到大幅显著提升。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全年共完成行政执法检查6496件,人均行政检查量为56.98件,同比增长52.27%;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8件,人均行政处罚量为0.77件,同比增长214.3%;行政处罚职权履行率为10.07%,同比增长40%;行政处罚职权履行均衡度为71.43%,同比增长2%。16个区司法局在行政处罚方面均有所作为,全系统行政处罚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全覆盖的良好局面。
(五)接受监督,强化制约,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推进
1、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法律顾问、院校学生等1400余人走进司法行政开放日场所,零距离了解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认真做好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全年共承办市“两会”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2件,办理情况得到了代表和委员的普遍认可。
2、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在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全年共审计资金总额12.31亿元。积极贯彻执行《预算法》,严格预算申报、批复和公示时限要求,编制并印发《北京市司法局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2017年政府采购预算1467.78万元,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7个。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制定《2017年北京市司法局政务公开清单》,扎实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局政务公开工作。落实会议开放制度,邀请法律顾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街道居民代表列席局长办公会建言献策。全年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渠道主动公开信息2100余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51件,全部依法办理。
(六)发挥职能,定纷止争,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1、依法办理各类行政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接待、受理、审理、决定、送达各个环节,全年共组织行政复议案件集体讨论20次。积极践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共出庭应诉12次。全年共组织办理行政复议、被复议、行政应诉案件197件,同比增长43%。
2、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出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司法局诉前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实现诉调对接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常态化运行。目前全市共有诉前调解员700余名,调解诉前案件7.1万余件。加强人民调解员专家库建设,组建由21000余人组成的人民调解志愿者队伍。加强对人民调解员专项培训,全年共培训调解员260余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升。
3、积极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印发《司法行政系统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一览表》,进一步厘清信访与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的受理范围。加强党委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等重要时间节点,市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和重点信访问题排查化解会,有效促进各类信访矛盾的化解和信访人的息诉罢访。
(七)加强宣传,注重培训,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
1、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关于完善北京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全年安排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35次,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7次,专题法制讲座2次。先后举办2期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2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均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并组织开展专题法治研讨,共计169名领导干部参训,人均达到44学时。各区司法局全年共组织会前学法97次,各类法制讲座和依法行政培训138次,受训人员10000余人次。
2、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认真履行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定下发《北京市“七五”普法规划任务分解》,全市普法责任制单位从62家扩充到72家。编写《北京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统编教材》,纳入市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等统编教材序列。落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与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全市普法责任制督导检查。全面建立“以案释法”制度,组建“以案释法”宣讲团和北京市“七五”普法讲师团。全年开展市级以案释法活动2400余场,各区组织活动2500余场,直接受益人群超过150万。举行“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3、树立重视法治的用人导向。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落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新任领导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组织拟任职的7名处级干部进行廉政法规考试和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进一步提高了选拔干部与任职岗位的匹配度。根据《北京市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组织新任职干部集体向宪法宣誓,进一步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处级干部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依法履职尽责。
2017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二是“不敢、不愿、不会”执法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三是法制机构和法制力量的配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还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18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为抓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力助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认真落实2018年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2018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要求,抓好《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各项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履行好北京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牵头组织落实好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重点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和工作指导,发挥好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加快推进全市法治政府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执法部门的关键主体作用和法制部门的保障推动作用。加大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力度,扎实推进新版行政执法证件的换发工作,组织新入岗执法人员参加全市行政执法资格联机考试,确保全部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保持行政执法效能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三)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积极协调市人大和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加快推动司法鉴定地方立法进程。认真落实《北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进一步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北京市外聘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有关管理规定,进一步发挥好外聘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重点案件办理和重要法律事务中的职能作用。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规范性文件备案等工作规定,为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依据。
(四)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严格依法办理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被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积极做好全面试行司法鉴定分级管理后因投诉答复引发到市局进行行政复议的衔接和过渡工作。加强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沟通会商的办案协调机制,进一步提升办案的质量和效果,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积极践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扩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五)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普法责任制考核,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效果纳入政府综治考核。加大“七五”普法力度,组织开展“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创新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活动,深入推进“做讲法治守秩序的好市民”活动。严格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宪法法律列为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
特此报告。
北京市司法局
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