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红色基因,育出人民大学

12.10.2017  13:12
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80周年校庆。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我国新型高等教育的摇篮

1937年11月1日,延安。清凉山下,延河岸边,中共中央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陕北公学举行开学典礼。第一批学员身穿灰蓝色制服,排列整齐走入会场。

我们要造就大批的民族革命干部……他们是革命的先锋队”,开学仪式上,毛泽东这样对师生说,“只有依靠成千成万的好干部,革命的方针与办法才能执行,全面的全民族的革命战争才能出现于中国,才能最后战胜敌人”。

从此,“为着抗日救亡而设”“收纳全国乃至海外华侨优秀儿女”的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开始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也由此开始艰难探索。

为适应抗战需要,陕北公学将政治教育、民众运动和政府工作教育、军事教育等纳入课程。军事教育的首门主课就是游击战争,多数教员都是身经百战、有丰富作战经验的红军干部。学校还组织学员参加一线抗日救亡工作,学生们白天学习,晚上站岗放哨、武装巡逻。

当时的学习环境异常艰苦。没有教室,师生们只能顶风冒雪上课;文具匮乏,每个学员一学期只能发一支铅笔、两张油光纸;没有宿舍,大家就自己挖窑洞;道路不好,没有活动场所,就自己铺路、修操场、盖礼堂……

在这样的条件下,两年间,学校培养了6000多名文武兼备的抗战干部,奔赴全国抗日战场。他们中许多人牺牲在前线,许多人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领导骨干。

1939年后,因形势变化,陕北公学与其他一些院校合并,先后组建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春夏之交,华北大学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院校。

此后,中央从新中国建设长远目标着眼,要求华北大学转轨,以校本部的大部分力量为基础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同时将一些院部、系、室划分出去,按照专业类别建设新的院校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一批院校的前身都在此过程中充实了办学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最早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大学,也是党执政以后建立的第一所大学。其历史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高等教育转向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历史,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说。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旗帜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第一个办起来的新式大学”,刘少奇在开学典礼上致辞,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其他的大学。

伴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大成为培养新中国建设干部的“大熔炉”。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以经济、政治、法律、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为重点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了许多奠基性、开创性贡献。

全国第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第一个人口研究所、第一个计划统计学院、第一个劳动人事学院、第一个土地管理专业等均在人大创立。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等学科或专业不少都发源于人大。

新世纪以来,人大汇聚优势学科力量,搭建一流学术平台,加大对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引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学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作总数居全国高校首位。

最近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中国人民大学入选A类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等14个一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其中13个为人文社科类学科。

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6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领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说,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工作母机

早在陕北公学建校时,学校就开设了“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等课程,后来又增设“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原著选读”等课程。许多学员如胡乔木、田家英、廖盖隆、胡华等后来都成了著名理论家。

人大成立后又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各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都肇始于人大。例如,我国首部“马克思主义思想通史”、首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科书”、首部“中共党史教材”等都是人大编著。

1950年至1965年间,人大为全国高校培养了绝大多数的政治理论课师资,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发挥了“工作母机”的作用。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卫兴华等教授已九旬左右,仍笔耕不辍,活跃于党的理论研究前沿。

2004年以来,人大共有54位专家成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正是因为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人大才始终有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独特历史优势,也有着强烈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自信。

人大是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它始终践行党的教育理念,成长为中国教育格局中的旗帜和标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近日在人大表示,“我相信下一个80年,人大一定能创出更辉煌业绩,树立起中国教育永远不倒的标杆。

原文链接:

[半月谈]【关注】红色基因,育出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