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胸科医院打“组合拳”提升肿瘤综合诊疗能力

19.04.2016  17:06
  

      4月14日,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的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学术交流暨微创诊疗中心成立大会在多功能厅召开,标志着北京胸科医院未来将打出“组合拳”,提升肿瘤学科的综合诊疗能力。

  大会上,北京胸科医院“微创诊疗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北京胸科医院“微创诊疗”水平将再上新台阶。今后,除了常规的胸腔镜外,医院将整合全院资源,把纵膈镜、E-Bus等技术统一融合,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全方面推动医院“微创诊疗”发展的同时,与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携手共同提升肿瘤综合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

  微创诊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治疗手段,代表着医学的新方向。它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等特征。北京胸科医院在胸腔镜肺切除方面已经开展10余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手术量平均每年能够达到100例以上。特别是2009年医院完成国内首例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医院胸外二科主任刘志东更是被英国皇家医学院评为全球胸腔镜大师。此外,医院还陆续开展多项高难度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从多孔操作到今天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等等,展现了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多学科团队的实力。

  此次北京胸科医院成立微创诊疗中心,将充分整合医院多学科资源,开展内科、外科胸腔镜,纵膈镜,E-BUS,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微创诊断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断、治疗服务。与此同时,微创诊疗中心还将加强与该领域前沿团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提升服务科室、患者的能力,以及医院微创诊疗中心的整体实力,

  成立大会上,医院党委书记陈兴德,副院长李亮共同为科室揭牌。院长许绍发在致辞中说,微创诊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病人的创伤,保护患者的脏器,及机体总体功能的维护。微创诊疗不只是治疗肿瘤,也不仅仅是胸腔镜、纵膈镜、E-BUS等技术应用,更是在诊断治疗中以最低的创伤,解决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目的。北京胸科医院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的积累,今天成立微创诊疗中心,需要所有科室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帮助微创诊疗中心成长壮大。

  会上,副院长李亮公布了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改选结果,并宣布启动肺癌规范化诊疗项目。目前,医院根据现有的国内外肺癌诊疗指南,包括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NCCN指南及中国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等,结合医院的医疗资源制定了《北京胸科医院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该规范要求医院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必须遵守先诊断、先分期,后治疗的原则。以此使医院在肺癌专业诊疗行为中更规范,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