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成效初显 力推分级诊疗

23.06.2017  03:56

  中新网北京新闻6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两个多月来,北京对准医疗顽疾要害开刀,在3600多所医疗机构同步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初显成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目前北京医改总体平稳,符合预期,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还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结合北京实际,陆续规范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使分级诊疗制度真正落地。  

告别“以药养医”,减轻患者负担  

  2012年下半年,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五家市属公立三级医院,首批试点医药分开改革,告别“以药养医”,切断医院和医生对“开药增收”的依赖。2014年至2015年,延庆、密云两区六家区属二级医院相继加入。  

  数据显示,五家试点医院药品占比从2012年的43%,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33%,减轻了患者负担。同时,像朝阳医院门诊处方的不合格率从2011年的7.82%下降至0.01%。  

  北京市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经过大量的数据测算和分析,以及试点经验的积累,由市医改领导小组牵头,在全市范围内研究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医疗改革政策。  

  高小俊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从价格的测算、政策风险评估、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切换准备,再到加强监管等,北京从2017年4月8日开始全面实施医疗改革,涉及3600多家在京医疗机构,包括北京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以及军队和武警部队在京医疗机构。  

  “此次改革范围广、力度大。”高小俊表示,从医改两个多月的效果看,总体平稳,符合预期。  

  数据显示,两个多月来,三级医院的门急诊和出院总药占比为33.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31%;二级医院总药占比为40.07%,同比下降7.14%;一级及社区总药占比为72.53%,同比下降4.06%。  

  数据看上去很喜人。不过,高小俊强调,现在只能说取得了初步成效。最重要的是,医改倒逼公立医院停止“以药养医”,探索了新的运营之道,建立了新的体制机制。  

调整医疗服务费,保障医院正常运行  

  所谓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包含医院收入结构的调整,以及患者就医行为的引导等等。  

  改革之前,公立医院收入渠道有三个:财政拨款、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和药品加成,其中药品收入占据大头。  

  如今,药品加成取消,医院的收入渠道只剩两个。  

  北京对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在15%左右。高小俊指出,通过医改试点发现,五家试点医院基本实现医疗服务费平移药品加成,保障了医院正常运行。  

  记者了解到,两个月来,“老牌儿”医改机构像朝阳医院,收益有盈余;新晋医改机构像北京妇产医院,收益略有提高:门诊、住院医疗收入同比均增长超9%。  

  今年4月8日起,北京首批选择了435个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价格规范,除国家明确规定不能报销的个别项目外,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高小俊表示,国家层面一共有9000多项医疗服务项目,北京目前在用的有5000多项,“规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仅仅是迈出了一小步,今后还将陆续规范调整。”  

医事服务费分级定价,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此次医改不仅切断了药品价值链,还增设“医事服务费”,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全民看病找专家”得到缓解。  

  医改实施两个月来,监测数据显示,专家号“热度”下降:副主任医师就诊人次下降9.3%,主任医师就诊人次下降20.8%,知名专家就诊人次下降14.8%。 

  与此同时,三级医院挂号人次呈现下降,监测单位中,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2.58%,二级医院总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54%。而社区医院就诊人数上升,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6%。  

  “这符合医改的预期,看专家难的问题总体有缓解的倾向。”高小俊表示,2016年北京地区医疗机构的门急诊量达到2.5亿人次,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慢病患者,在北京市属三级综合医院中,有三到五成患者门诊挂号仅为取药,造成了专家资源的浪费。而医改之后,二、三级医院就诊人次减少,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增加,反映出分级诊疗的态势逐渐呈现。  

大医院转变身份,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能力  

  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由2012年的9974家增加到10637家,增长6.6%。但是,北京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12年的2亿人次增长到2.5亿人次,增长26%。  

  如何缓解北京地区医疗机构的压力,尤其是大医院的就诊压力?高小俊表示,从目前数据看,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长期困局有所松动,机构运行出现结构性向好。  

  “大医院要回归功能定位,重点是诊治疑难重病、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他称,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不能接住、接稳北京的医改政策,这很关键”。  

  近年来,北京不断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移。为配合医药分开改革,进一步方便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在社区就近就医用药,北京增加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目前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有1400多家,今后这个数字还将不断增加;北京明确,统一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种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医疗机构可享受2个月长处方报销便利。  

  此外,北京10余家大型医院成立了医疗联盟,带动周边社区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方便患者就医。  

输血”变“造血” 对口帮扶12个省区  

  北京聚集了全国优质医疗资源,每年大量外地患者涌入北京。如何服务好外地患者?如何让外地患者在当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高小俊表示,2016年,北京三级医疗机构外地患者占比大约在三成左右。外省患者中,河北占四分之一左右。“一段时期内,外地来京就诊患者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卫生部在2012年发布通知,争取实现90%的病人看病就医不出县域等目标。高小俊指出,这将倒逼当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他表示,北京一直在落实中央要求,加强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医疗均等化发展,提升河北等地医疗、公共卫生能力。目前明确了河北燕达、张家口、曹妃甸、承德、保定等医疗合作项目,并开展远程医疗,合理分流河北、内蒙古地区病人,有效缓解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压力。  

  他透露,北京目前对口支援、帮扶全国12个省区,今后根据国家的要求,还有可能增加支援的地区,通过北京的努力,不仅专家到当地为患者诊疗,更要把“输血”变成“造血”,通过培训,提高当地卫生医疗水平,减少当地民众往返北京的时间、财力、精力成本,让民众在当地享受北京同等优质的医疗资源。  

三医联动”,让患者得更多实惠  

  谈到北京医改的未来,高小俊表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北京的医改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还要更加稳步地向前走。  

  他称,今后,首先要加强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家庭医生服务、慢病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形式,力推分级诊疗,“只有基层能力提高了,医改才能说成功”。同时,医院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科学调整收入结构和支出分配方案,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工作价值。  

  他还指出,继续实施医疗、医药、医保联动,让患者得到更多实惠。“今后医改实施过程中,患者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能改都改,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