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主体责任 推进综合治理--北京强力解决百起涉医突出问题

02.02.2015  10:30

  2014年中,北京市着眼“四个中心”“五个之都”建设发展要求,坚持以全国《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为指导,牢固树立“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工作理念和方式,积极构建综治机关牵头、卫生行政部门主抓、公检法司配合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和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属地党委政府总协调、公检法司民政部门齐上阵的解决问题机制。半年时间即化解疑难、复杂、遗留的伤医、扰序、滞留、占床等涉医突出问题101起,有效遏制了严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为医疗机构圆满完成救治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涉医突出问题纳入首都社会综合治理工程

  患者和家属无故伤害医务人员、暴力扰乱医疗秩序、长期滞留医院侵占病床等等,是困扰医疗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多年的难题,不仅损害了医患关系,也侵犯了更多患者的利益。2014年中,北京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等涉医违法犯罪问题,成因多样,涉及面广,破坏力强,必须改变就事论事、就医治医的传统模式,必须把解决涉医突出问题作为综合治理工程。为此,北京首先以市卫生计生委、市医管局和市公安局为主体,按照伤医、扬言威胁医务人员、扰乱医疗秩序、滞留医院强占病房4个类别,对全市涉医突出问题进行了摸排,梳理出集中治理的91起涉医突出问题,涉及33家医疗机构、10余个区县,随着工作的进展和治理工作影响力的扩大,各区县和医疗机构又排查出68个涉医突出案件,使集中治理的案件总数达到159起。根据摸底排查结果,北京市、区(县)两级制定了《集中开展涉医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综合治理机关牵头、卫生行政部门主抓、宣传和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民政配合,属地党委政府总协调,医疗机构承担解决问题主体责任的综合治理新思路,建立涉医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处理一批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化解一批突出涉医矛盾纠纷、解决一批涉医突出问题、清理一批滞留医院强占病房人员、消除一批威胁医务人员安全的隐患、建立一批解决涉医突出问题的制度机制。

  按照目标要求,北京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势,依托综合治理平台,一是细化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属地以及医疗机构在专项治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在此基础上,强化“条条之间”、“条块之间”和“块块之间”协调联动,确保职责明晰、靠前履职、衔接顺畅、形成合力,做到了把各方资源利用起来,把各方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项措施无缝衔接起来,形成了整体作战的强大声势。二是各级综治部分积极支持和帮助卫生、医院等部门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和属地政法机关,研究解决专项治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对生活困难的患者及时予以救助,对涉医重点人全面加强管控,对严重扰乱医院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及时有效予以打击处置。三是充分发挥综合考核作用,把涉医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全市“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年底首都综治考核项目,把各有关部门、区县参与专项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核打分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依法治理,始终保持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对于伤医、扰序、寻衅滋事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公、检、法、司等部门根据联席会议制度要求,按照市区两级政法委、综治机关、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加大打击处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嚣张气焰。2014年中,公安机关相关部门领导亲自带队到医疗机构调查了解情况,指导打击工作,在重点医疗机构设立警务工作站48个,确保第一时间出警,先后出动警力2500多人次,现场制止“医闹”事件260多次,依法及时处理扰乱医疗秩序案件150多件,抓捕“医托”号贩子等120多人,对扰乱友谊医院医疗秩序的患者赵某某、对拒不移尸影响医院诊疗工作的患者麻某某家属和无故殴打望京医院护士的患者家属张某等,实施了刑事和治安拘留、警告、训诫等处理;检察机关将在医院拉横幅、缠访闹访、驱赶其他就医人员、侮辱尾随医务人员、打砸围堵医疗机构等扰乱医疗秩序等行为作为打击重点,做到依法快捕、快诉;审判机关针对部分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反映过去审理和判决时间相对较长的实际,积极沟通协调区县,加快审判速度,依法及时对霸占病房和侵占病床患者及其家属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如海淀区检察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及时批准逮捕拒不移走尸体、扰乱北京老年医院医疗秩序的患者家属袁某,在社会上形成了有力震慑;朝阳、石景山区法院等审判机关加快对涉医案件的审判进度,从严适用法律,加大执行力度,依法及时对田某某长期强占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医院病房和孙某某强占中日友好医院病房的患者和家属采取强制措施,推动医患双方将涉医突出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解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着眼长远发展,系统考虑涉医突出问题的治标治本之策

  从全市医疗机构摸排出的159起涉医突出问题,原因复杂,情况各异,遗留时间较长,系多年来一直未有解决的涉医类顽症。既涉及法律问题,行业管理问题,又涉及医疗矛盾纠纷和民生救助保障等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系统治理理念,综合运用调解、诉讼、教育、救助等多种手段加以解决。对此,北京坚持既治标,又治本,既解决当前困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问题,又关注患者和家庭的命运;既立足于北京地区解决,又协调兄弟省市共同推进;既解决一人一事的问题,又统筹考虑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发展。

  按照“属地负责、一案一策,分类治理、综合解决”的基本思路,北京坚持对于涉及医患矛盾纠纷的及时引入调解,对于涉及医院服务合同、侵权等法律纠纷的及时引导医院、患者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对于涉及困难群体的协调民政、属地及时予以救助。如针对患者王某某因医院就赔偿额度始终达不成一致而滞留天坛医院的问题,市卫生计生委、医管局和司法局,指导医调委受理案件后迅速开展调解工作,既从医学专业角度降低患方期望值,又从社会责任和长远有益角度提高医方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经过多次沟通,将患方提出的70万元和医方提出的5至10万元赔偿金协调至双方认可的25万元,9月11日,王某某领取赔偿款当天下午即办理了离院手续;针对患者刘某某因基本丧失自理能力、且无家可归而滞留北京中医院的问题,北京通过落实民政救助政策和协调属地街道提供安置场所,促使矛盾问题从医院剥离;丰台区和东城区涉医突出问题联席办还针对几名达到出院标准的外地患者长期滞留知名三级医院的实际,动员患者家属和协调当地民政、公安等部门,帮助解决患者居住生活、就医康复等问题,推动患者返回原籍。

   四、强化源头治理,增强以医疗机构为主体防范涉医突出问题的能力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防范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首都综治办、市卫生计生委、市司法局、市医管局联合市医调委,组织举办了全市卫生系统医院安全管理与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培训班。邀请公安部、市检察院、市卫生计生委、市医调委和北京医院、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及北京卫生热线12320服务中心领导、专家、律师集中授课,系统讲授依法依规维护医疗秩序、处理医患纠纷的经验、教训和方式方法,有力提升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处置涉医突出问题和防范医疗纠纷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二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氛围。组织北京电视台制作了纪录电视专题片《生命缘》和电视剧《青年医生》,宣传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通过“养生堂”专栏宣传医学科普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医学的局限性和风险性。协调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涉医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和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医托”、“号贩子”专项行动以及海淀检察院依法及时逮捕犯罪嫌疑人袁某的案例进行集中宣传、跟踪报道。并通过微博微信、电台广播等多种方式发布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新闻、信息,在社会产生了强烈影响。曾扬言报复医院和跳楼自杀的患者家属洪某某、李某某等,停止了侵扰行为,变对抗为合作,听从劝导,腾退了病房,走上了理性解决问题的道路。

  截至2014年12月底,北京已集中解决涉医突出问题101件,占本次排查数的63%,其中首次摸排的91起案件已有72起得到圆满解决,点79%。剩余58起涉医突出案件,正在加紧协调解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