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获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表彰

19.05.2015  12:40

  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自2003年在中国启动实施,于2014年6月30日正式结束。北京市于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参与了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和耐多药结核病防控2个项目领域。2015年3月,国家卫计委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领导小组,授予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项目执行先进单位称号。

  北京市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工作领域开展时间为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结束,项目共覆盖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顺义区和昌平区4个区县。项目期间4个项目区共登记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51例,超额完成项目的新涂阳患者发现指标(517例),项目纳入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督导治疗率达100%,治疗成功率达89.6%,丢失率仅4.9%,流动人口中转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到位反馈率为61.9%,均达到项目指标要求。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工作领域开展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结束,项目覆盖北京市所有16个区县。期间,共登记耐多药可疑者213例,可疑者筛查率达到100%,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9人,纳入治疗36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纳入23例耐多药患者的指标,其中12例采用国产药品进行治疗,24例采用全球基金药品进行治疗。所有纳入患者均按规范接受治疗和管理。各项指标也同样达到了项目要求。

  项目启动时,市、区两级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设置项目办公室和技术小组,按照北京市实际情况与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要求相整合,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对市级和区县级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项目标准化执行。同时,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北京市已于项目实施前开展了流动人口肺结核控制和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全球基金项目在北京的实施,在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结核病防治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为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配置了新的诊断技术设备。这进一步强化了业务人员的技术素养和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能力建设,为继续推动我市结核病防控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