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农大历史 弘扬曲周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实践教育纪程(图)
9月14日至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在学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钱学军和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兆彤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32人奔赴曲周,开展“重温农大历史,弘扬曲周精神”实践教育活动。
▲▲ 感知
9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到曲周,曲周县和实验站为大家举行专门的仪式活动。这是对大家到来的欢迎,也是和大家一起围绕“曲周站、农大人”主题的历史回望和精神追溯:曲周县副县长霍丽云回顾了县校44年来的合作,表达曲周人民对农大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扎根基层的实际行动的真心感谢;实验站站长江荣风教授为老师们介绍曲周实验站的发展历程,讲述了石元春、辛德惠等农大老一辈科学家临危受命,不负党和国家嘱托,改土治碱,从曲周28万亩盐碱地治理起步,推动华北平原中低产田改造的历史。
而更直观地反映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化的,是实验站里展出的新老照片展。在站工作的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里,马克思主义学院地老师们更深切地感受着历史里蕴含的精神力量。
要把这段学校历史转化为人才培养中的资源——以这次活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这里建立教学基地。在全体教师的见证下,卢兆彤、江荣风等共同为“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曲周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学院老师们将和在站工作的师生们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党建调研以及曲周精神的挖掘上持续、深入地合作。
在实验站里,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向辛德惠院士墓碑前敬献花篮,深情缅怀这位让农大师生、曲周人民永远敬仰的老科学家。副站长张宏彦副教授深情讲述辛院士的故事:他1973年来到曲周开始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为这片土地付出了一生心血。辛先生严谨治学、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赢得人民无尽感念。
在进一步感知曲周历史中,学院老师们有感触、有思考。王琳老师说,老一辈认真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王冬梅副教授认为,作为农大老师,我们不仅自己要向前辈学习,更要思考如何将老一辈农大人的高尚品格和关心百姓疾苦、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传递给农大学子们。
▲▲ 见证
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在曲周实践期间,适逢这样一场捐赠活动:
捐赠方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曲周注册的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天然植物有效成分萃取的出口创汇企业。据介绍,这家企业与我校多年开展科研合作,目前主打产品辣椒红素的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为了表达对学校及曲周实验站多方面支持帮助的谢意,企业捐款100万支持曲周实验站建设、捐款50万支持县校合作。晨光公司董事长卢庆国在捐赠仪式,朴素而真诚地说:“能支持曲周实验站建设,我感到非常荣幸!”
曲周县委书记、县长一道出席捐赠仪式。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凡说,中国农业大学几代人的努力,让科学精神渗透到曲周的行行业业、方方面面,深深扎根在老百姓心中,“曲周人民永远感谢中国农大”——她说,在今天的曲周,多家规模企业都有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力量作支撑,曲周县每个科技项目中都有中国农大的影子,农大为曲周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新的模式,曲周与农大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地校的一种典范。
钱学军代表学校感谢晨光集团的慷慨捐赠,也感谢曲周50万人民的真心和真情。他说,农大人一直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老一辈农大人把千里盐碱滩变成了千里沃野,现在的农大人仍然扎根曲周,要结合新的形式,结合老百姓新的需要,探索新的模式,继续服务曲周的经济社会发展。
见证县校合作中的故事,李桂华副教授有感触地说,科技进步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回馈于科技的研发。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这一次实践活动,为丰富我们的课堂提供了很多鲜活的素材。去年入校的吴鹏老师也有相似的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校企合作更是让科技扎根于祖国大地上,扎根到曲周的企业里。”
▲▲ 谋划
捐赠仪式结束已经是晚上9点多。在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兆彤主持下,全院老师们紧接着召开了秋季学期第一次全院大会,在交流思考中凝聚共识、谋划工作。
负责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张晖说,要将曲周丰富的实践案例融入到教学中去,继续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三三制”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材、教师、教学等领域的改革创新,着力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分管科研工作的副书记兼副院长邓淑娟表示,要加强科研支持,在项目申报上强调实战经验、聘请专家指导;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探索成立研究生宣讲团,加大社会实践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团队教学模式的开展,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挂职副院长宋学勤教授表示,此次曲周之行深受触动,今后要学习农大人实实在在、勤勤恳恳优良的作风,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尽一份力,做好协同创新中心与求是论坛的服务工作。
钱学军和大家一道交流。他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第一次全院大会放在曲周实验站召开、安排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召开,意在走进学校历史、学习曲周精神。他希望老师们从扎根乡村、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里,从忧患苍生、为民奉献的精神里,从勇于探索、求实创新的行动里,不断学思践悟,把学院的育人工作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到新的台阶。
▲▲ 共鸣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曲周的实践日程满满当当。14日下午、15日上午,他们穿插参观了曲周王庄村科技小院、相公庄科技小院、李庄三八科技小院、后老营科技小院。驻扎在村的研究生们热情欢迎学校的老师们。他们分别介绍了科技小院的概况,讲述自己如何在田间地头发现和解决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地服务乡亲。测土配方肥、无人机营养诊断、农业机械化、立体化种植……这些年轻的学生们,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村民提质增效和节能创收。在农村的广阔田地里,他们采用村民培训、田间学校、现场问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农业技术知识,为乡村们带来文艺晚会、舞蹈团、巧手编织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他们驻扎的村子,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青年学生在基层的作为和成长,在老师们的心里引起共鸣。张玲玲老师最深切的感受是:在曲周这样的基层,学校师生是在用言行生动诠释“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他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奉献为民,真真正正把论文写在大地。“在这里,真正感受到了作为农大人的自豪”,这是尹北直副教授的感喟。宋学勤教授则说,“这次曲周之行,让我真正了解了农大,了解了农大的学生。他们的才华让我赞叹;他们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