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游四海,学习先进惠中国——我校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后备人才交流项目启动

17.06.2019  15:58

本网讯 荷兰时间6月14日凌晨5点,我校中荷绿色农业短期交流团抵达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开启了本次“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后备人才交流项目”交流之旅。本次项目由研究生院和绿色发展研究院共同统筹,赴瓦赫宁根大学交流11天,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提升项目”下的短期项目之一。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四个关键领域(包括:绿色作物种植、绿色种养一体化、绿色产品与产业和绿色生态环境)开展创新研究和学习。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紧缺型、复合型的一流大学人才。

出行前,19位同学根据专业被划分为了绿色作物种植、绿色种养一体化、绿色产品与产业以及绿色生态环境四组。大家抵达酒店后,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就依据分组分别进行了内部讨论。讨论期间大家围绕绿色农业,就自己专业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进行了初步的材料整理。大家的意见交流既热烈又专业,展现出了为本次活动都作出了充足的准备。

当天下午,交流团前往瓦格宁根大学参加Food Based研究会议,  与瓦赫宁根食品研究与创新方向的两位教授Dr. Gerhard de Ruiter以及Dr. E. J. Woltering进行座谈。座谈会上,Dr. Gerhard de Ruiter以“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nat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为题,介绍了瓦格宁根食品学院在应对世界人口增长及多样化进程中食品需求问题展开的项目和研究,并详细介绍了Food and Biobased Research Programmes。随后,Dr. Zhen Liu围绕采后保鲜技术,为大家讲解了采后保鲜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以Sino-Dutch Fresh produces PHT Center of Excellent为例,提出了中荷生鲜农产品采后创新中心这一合作模式。接着,Dr. E. J. Woltering从采后生理、采后工程、采后品质三方面详细讲解了瓦格宁根大学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中心的运作模式。同学们对三位教授的报告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会后表示听了三位教授的报告受益颇多,大家也对瓦赫宁根大学在食品技术研究领域所体现出的高水平表示敬佩。

最后,参访团在Dr. E. J. Woltering的带领下,  参观了Post-harvest research facility Phenome。在瓦赫宁根大学老师的交流中,大家也结合自己专业提出了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探讨。来自动科学院草学专业的何玉娟在和Dr. E. J. Woltering的交流中,了解到采后保鲜技术实验室的彩椒采摘机的结构在进行改造后若能应用到自身专业的分种剪草计算生物量实验中将能大大减小工作量,此外,她还就采后保鲜技术对我国的农业经济有何借鉴意义的问题与Dr. E. J. Woltering进行了交流讨论。一天的行程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交流团中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踏上欧洲的土地,大家对这里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充满了兴趣。经过会谈交流及参观考察后,同学们在学术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大家都期待在接下来的行程能够获得更多收获。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提升项目”是学校为鼓励研究生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交流学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宽国际视野而设立的重点项目。为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聚焦一流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全球竞争力和世界农业发展领导力的高层次人才,项目自2019年起实施,选派优秀在读研究生赴境外(含港澳台)进行短期和中长期交流与学习。启动至今,涉及研究生361人,经费近1200万元。(研究生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