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引领 部门协同 广纳民意 社会共治 上半年缓堵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04.08.2017  17:33

   

 

  (北京市公安局缓堵办召开2017年上半年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汇报会)

  8月3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缓堵办召开2017年上半年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汇报会。市公安局副局长、市局缓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田运胜,市公安局各相关部门、各分局主管领导,向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市民代表汇报了2017年缓解交通拥堵工作进展落实情况,并面对面倾听缓堵工作建议意见。

  

  (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参观北京公安交通指挥中心)

  

  (面对面倾听缓堵工作建议意见)

  2017年上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市公安局着眼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立足治理交通拥堵“大城市病”,以缓堵行动计划和“三整顿两提升”综合治理行动为依托,瞄准“两区、一线、三条环路”重点区域和“203+N”堵点乱点,集中发力、持续攻坚。截至目前,全市共治理销账白纸坊、大悦城、刘家窑等110处堵点乱点,按进度完成了“停车示范大街创建”、“拥堵节点改造”等21项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核心区和市区路网主干道拥堵有所缓解,上半年交通延时指数1.44、同比下降2.86%,“122”事故、拥堵报警同比分别下降7.2%、19.4%。

  党政引领,部门协同,强力推动社会共治

  强力推动社会共治

  

  (主管区长负责的缓堵工作领导小组)

  更加突出政府统筹牵动,各区均建立了由主管区长负责的缓堵工作领导小组,有力牵动区属各单位协同开展缓堵工作。其中城六区累计投入缓堵资金21.87亿元,启动疏堵工程90项,建设次干路、支路81条,打通小区、胡同断头路12条,并通过完善交通设施、购买拖车服务、扩招协管员等方式,为缓堵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淀林大附小“家长协管员”)

  更加突出市民共同参与,随着缓堵工作不断深入,市民群众参与缓堵工作热情持续升温。以海淀区林大附小为例,学生家长自发组织成立“家长交通安全志愿者协会”,由34名家长志愿者担任“交通协管员”,实施家长自治,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赢得了广泛理解和支持。

  

  (科技应用精确指导一线路面实战)

  更加突出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积极联合专业机构,整合公安网、互联网和专网数据,加快推进“警情智能监测研判平台”、“互联网接处警平台”科技系统建设,实时监测全市重点道路和区域交通运行情况,精确指导一线路面实战,实现警力警情动态匹配、投量投向科学调配。

  精心谋划,科学研判,系统优化交通组织

  系统优化交通组织

  

  (重点点段交通秩序环境明显改观)

  如:东城王府井地区,每日9时至23时,禁止长安街王府井路口机动车南向北直行、东向北右转;取消该路口禁止左转限行措施,并增设左转导向标志,分流区域道路交通流量47%,路网通行效率同比提升88%,拥堵警情同比下降83%。

  

  (西四北头条至八条)

  西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打造棋盘式微循环路网,将西四北头条、三条、五条、七条调整为全天西向东方向单行,西四北二条、四条、六条、八条调整为全天东向西方向单行,并在具备停车条件的区域,施划虚框停车标记线360余个,引导居民有序停车,提升了路网通行能力。

  丰台刘家窑桥区,采取“提线、导流、调道”措施,将桥下南北向停止线距离由80米缩减至50米,重新调整南北车道分布,并施划南北向左转车道分道线和非机动车禁驶区,大幅提升了桥下路口通行效率。

  把握症结,综合施策, 改善交通秩序环境

  

  (闲置车位共享)

  围绕停车资源不足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在医院、学校、居民社区周边深挖道路资源,新增停车泊位7164个;同时,在全市范围大力推行“闲置车位共享”,日间将社区内空闲车位供市民接驳停放,晚间将社区周边商场、公园、单位内部空闲车位供居民停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停车缺口。

  

  (多警联动 综合整治)

  围绕203处挂账堵点乱点,依托“三整顿两提升”综合治理行动,市公安局多警联动,并会同城管、综治等部门,先后开展综合执法整治496次,现场处罚各类交通违法146.9万余起、同比提升11.4%。

  

  (全面掀起违法停车整治高潮)

  围绕180条停车秩序严管街,全面掀起违法停车整治高潮,处罚违法停车53.6万余起,并通过“拖车+叉车”治理举措,对侵占慢行系统,占压盲道、救援通道等违法停车行为采取“零容忍”,共拖车1.7万余辆、同比提升58.2%。

  创新手段,破题攻坚,提升缓堵工作实效

   

(民警使用新型移动警务终端)

  

  强化科技应用,深化“北京交警”手机APP建设应用,对事故处理、违法查缴、进京办证等15大功能升级完善,总访问量达2.3亿人次,日均办理业务30余万笔;研发基于云平台的新型移动警务终端,并配发全市交管系统一线执勤警力,人均日执法量同比提升168%;创新推出“掌上122”互联网接处警平台,系统智能自动办结率达75%,比语音接警效率提升2.5倍,进一步提升了警务效能。

  

  (手机APP科学诱导停车入位)

  

  

  

  (海淀世纪城三期斜列式停车)

  创新停车治理,通过手机APP,实现了“提前查询车位状态、自动识别停车时间、自助缴费”等智能化停车方式;在石景山区试点建设多级停车诱导系统,借助电子诱导屏,显示周边停车场闲置车位数量,并配套提供地图导航,引导车辆快速停车入位;在海淀区世纪城三期社区,创新施划30度角斜列式路侧停车位2276个,相比常规平行式车位多施划416个,最大限度满足了社区居民停车需求。

  

  (“1+1”勤务模式 实施勤务交通和社会交通一体化指挥)

  改革警务模式,面对日趋严峻复杂交通形势,创新建立“1+1”勤务模式,对路线交通警卫、社会交通保障“同规划、同部署、同指挥、同运行”,实施勤务交通和社会交通一体化指挥,实现了勤务管制与外围分流同步联动,最大限度保障了城市交通顺畅运行。

  下一步,北京警方将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定位,按照市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保安全、保畅通、惠民生”为主线,以“打基础、净环境、保平安”为目标,进一步固化完善“党政引领、部门协同、社会共治”长效机制,持续深化“三整顿两提升”综合治理,在“治堵、治乱、治祸”三个方面,再细化、再攻坚、再落实,更好回应市民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新期待。

  治堵方面:

在交通组织上发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开发区设置潮汐车道)

  

  (东城区疏通背街小巷路网)

  一是围绕全市环路、联络线、主要大街等重点道路,持续开展静态停车治理、交通组织改造、交通标志设施调整、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切实疏通堵点、净化环境。二是围绕首都核心区路网,以“均路网、去冲突、增车位”“减存量、调结构、提效率”为目标,以“单行交通组织”为手段,全面开展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切实提升交通管理品质。三是针对突出堵点堵道,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调整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优化交通组织等手段,加大单向交通组织、可变导向车道、潮汐车道等措施推广运用,最大限度提高时空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能。

  治乱方面:

在路面整治上发力,净化交通秩序环境

  

  (持续强化路面整治)

  持续推进“一口、两线”整治,在巩固前期成效基础上,持续加大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行人闯灯越线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带动提升群众守法意识,全力打造形成“首都文明的标志”。巩固静态停车治理成效,固化完善静态停车社区化治理模式,复制推广缓堵亮点工程经验措施。同时,针对突出路面乱象,动态摸排,挂账督办,运用法律行政手段面推动有效治理。

  治祸方面:

在事故预防上发力,营造安全出行环境

  

  (将启动“一控两防”货运车辆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贯彻落实公安部总体部署,围绕交通事故热点区域,将全市划分为核心区、环城区、外围区、远郊区“四大战区”,统筹开展“隐患歼灭战、路面防控战、宣传攻势战、共治合成战”四场交通事故预防攻坚战。二是严整大货车违法,针对货车交通安全隐患突出问题,组建专班,综合运用渠化路线、信息推送、视频监控、依法重罚等手段,严查严整货车违法,切实规范通行秩序。特别是市公安局近期将启动“一控两防”货运车辆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控制货运车辆违法上路行驶,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防范因货车违法上路和尾气排放超标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三是加强源头监管共治,充分发挥综合执法机制作用,联合市、区两级运管、安监、交通部门,对隐患严重单位,严格落实通报、约谈、曝光等治理处罚措施。四是深化交通安全宣传,开展“寻找最美等灯人微视频大赛”、“无违法司机评选”、“社区群众文艺表演”等宣传引导行动,以不同形式、不同载体,在社会面营造浓厚宣传教育氛围,大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以活动促宣传、以宣传促管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