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耐多药痨病任性逆袭
结核病已被攻破?这是美好幻觉。眼下,结核病正卷土重来,而且出现了更可怕的耐多药、广泛耐药甚至完全耐药的结核病菌株。金砖四国成为该病多发区域。治疗结核病必须“四药联用”,缺药或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让林黛玉殒命的结核病,在上个世纪已经被攻破了。事实是,上世纪中叶,随着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抗生素被发现,联合使用和正确给药后,可以有效治愈结核病,因此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曾降到较低水平,其威胁一度被各国所忽视。业内也对这一疾病有过非常乐观的估计,即2025年有望消灭结核病。
遗憾的是,结核病没有像公共卫生专家们预测的那样成为过去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结核病再次出现上升趋势。1993年,已知结核病病例数量介于700万-800万人之间,每年死亡人数约为130万-160万人。
数字听着不太多是吧?但它可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处于结核病活跃期的一名患者,在整个病程内可传染10-20个健康人。尽管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成结核病,但对于免疫受损者和贫困人群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
压力正在降低人们的免疫力,人群移居不但是全国趋势也是全球趋势。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核病为全球性危机,全球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并不为过。
对于我国,则是居世界第二位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据估计,我国拥有近5.5亿的结核感染人群,每年新发肺结核100万例,新发耐多药肺结核10万例。
死灰复燃找原因
专家认为,结核病死灰复燃,是多种相互关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两种情况影响最大,第一是艾滋病的蔓延,第二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
先说艾滋病患者。在感染了结核病的健康人群中,仅有约5%-10%的人会在一生中发展成活跃期的结核病。但是对于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影响的人来说,有十分之一在一年内发展成活跃期的结核病。
然后是耐多药。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结核病治疗管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必须四种抗生素类药物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这些用药是一线结核病治疗,如果能够连续6个月正确用药,可以治愈87%的药物敏感型结核病。但是,如果未能严格遵循给药方案,这个一线方案就会成为双刃剑,即可能导致药物敏感性结核病菌变异为耐药病菌,并不断繁殖。变异后的病菌可传播给易感程度与药物敏感性结核病相同的其他患者。而在医疗资源不足的国家,由于无法获取这四种药物,或者无法完成治疗,或者中途停药,或者错误的治疗方案,或者服用没有质量保证的药物,促使这种日益耐药、通过空气传播且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3.6%的新增结核病均对多种药物耐药,其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些“金砖国家”。在东欧某些地区,耐多药结核病在新增结核病中高达20%。而如果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不佳或者不完整,可能导致患者对更多药物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公共卫生监测机构还发现了广泛耐药结核病疫情的多次爆发,甚至还有似乎完全耐药的结核病菌株。专家估计,耐多药结核病的上升趋势即将赶超在疾病控制方面的努力。
团结一致去控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任何一个机构甚至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和解决全球公共卫生威胁,统一协调的全球行动才是有效途径。
同样是在90年代,礼来制药的两款有效对抗结核病的药物——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被独立研究人员证明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相当有效且相当必要。但在当时,全球有质量保证的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的产量,不足以满足因耐多药结核病治疗而不断增加的需求。
最近在北京召开的“融合共享,同见未来”的礼来耐多药结核病全球合作项目中国峰会上,与会的中国疾控中心、中华结核病学分会、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专家就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进行了讨论,并对礼来公司捐献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的知识产权和专有生产技术的慈善行为,给予极大赞扬。
2003年,最大规模的公益项目——礼来耐多药结核病全球合作项目启动,重点关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等四个高负担国家。这一合作项目在短期内对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的价格进行减免或补贴,确保供应。长远考虑,礼来决定向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制药厂无偿转让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通过将生产能力前移到这些最需要药品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产能和产量,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确立长期可持续的供应,帮助治疗更多患者。合作项目还推出了一系列健康促进、医务人员培训等计划,以确保耐多药结核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并尽可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至今,该慈善项目与全球七家制药厂结成合作关系,其中四家位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在这些合作伙伴生产的九种产品中,有6种已获得相关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有3种已获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在中国,浙江海正药业利用礼来专利技术生产的卷曲霉素冻干粉针于去年10月获得了世卫组织的药品预认证。该药品目录已经成为国家内采购或国际采购的重要参考。
时至今日,耐多药结核病依然是一种难以治疗的顽疾,诊断和治疗水平依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想遏制耐多药结核病的蔓延,必须找到系统化的、多部门合作的方案,为已经得到证明的、可持续的临床和市场解决方案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