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助推农业发展三部曲之三 实践中的科技创新富民利己
本报记者 颉亚珍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农大的师生们扎根曲周,通过科技创新,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校训。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帮助下,曲周不仅从老碱窝变成了米粮川,而且连续8次1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对农业和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2%和56%,当地人都说:“先有实验站,后富曲周县。”
建示范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曲周实验站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主产区,人均自然资源匮乏、环境压力巨大,农业绿色发展十分迫切且挑战严峻。农大和曲周决心把曲周建成国家绿色农业样板,把华北平原建成国际绿色农业榜样。
2018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研究院成立。研究院依托曲周实验站和科技小院,结合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全力打造跨学科、多单位、集团式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性创新平台。
2018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在曲周县建立,推动农业生产由高资源环境代价发展到高产高效发展再到绿色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新模式。示范区近期以将曲周打造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县,引领京津冀一体化绿色发展,辐射全国为目标;远期以将华北打造成绿色可持续发展全球示范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目标。
农大教授崔振岭如此介绍绿色发展:“通过管理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产业化、绿色化,技术应用全程化、全域化,把资源利用效率增加50%,养分损失降低50%,实现经济收入翻番。”
对这样的目标,农大人和曲周人都充满信心。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说:“时间在变,形势在变,问题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但中国农大和曲周坚不可摧的合作关系没有变,‘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没有变。”
46年来,一代又一代农大人扎根曲周,在田头地间做科研,“一株小麦有多少根,每条根吸收多少水分、养分,都研究得清清楚楚”;一代又一代曲周人信任科学,积极配合,埋头苦干,不仅各自获益良多,更是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419名研究生科技小院写论文
科技小院“实践1(入学前生产实践锻炼,发现问题)—理论(学校理论课程学习,掌握方法)—实践2(深入生产一线,研究并解决问题)”的三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成效显著。2009-2018年累计419名研究生进入科技小院开展工作,获得各项奖励503次,其中国家级25次,省市校级404次,地方政府贡献奖励74次。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张宏彦告诉记者,农大的学生中不少是城里孩子,即便农村学生,也不经常下地干活,农业知识更多来自书本。科技小院的培养模式实现了科研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既让学生们实践出真知,也让学生在不断历练中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具有三农情怀的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向阳说:“我的论文课题是我跟踪了一百多户人家的地块儿,针对农村实际生产问题产生的,不是从文献里来的。都是一手的数据,研究结果对农民生产是最有用的。”
正因为在实践中锤炼出了实际能力,每到就业季,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就成了“香饽饽”。“很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已被提前‘预订’。”农大教授、科技小院创始人李晓林说。
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福锁深有感触:“我们为什么能坚持46年初心不改?一是受国家培养,有这个责任;二是学到的知识发挥了作用,体现了自我价值;三是我们在生产一线找到了有用的科技创新的路子,学会了进步的方法,激发了潜能和情怀。”
【专题】中央、地方媒体对我校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