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青年 | 鲁兵:科研无捷径,惟勤能补拙

04.12.2020  15:32

        【编者按】今年,191名研究生荣获我校最高荣誉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为展现国奖青年风采,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专题报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争优的积极性,增强知农爱农意识,牢记强农兴农责任担当,努力奋斗,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鲁兵,工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为基于氮含量快速光学检测的设施温室智能精准灌溉施肥技术及其装备。在读期间,各方面表现优异,曾获博士二等学业奖学金;2019~202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 (ESI 10%)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合作发表SCI/EI论文多篇。2019年获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坚定方向,矢志不移

2015年,尚在新疆就读硕士的鲁兵首次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出差,每当回忆起在农大度过的第一晚,鲁兵总是提及那深夜工学院仍亮着的灯光,“在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到农大来学习”。回到新疆后,以此为目标,鲁兵在日常的科研和生活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学习农业机械的学生,鲁兵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硕士期间穿梭在工厂车间和红枣收获场地间,一遍遍的修改图纸,一次次的分析机器现场试验的缺点并一一修改,终于研制出令他满意的自走式落地红枣清扫捡拾机。然而令自己满意并不是他的目标,因为他知道农业机械的研究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只有制造实用的机器,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表示研究的初步成功。终于在他得知自己研发的机器获得企业的购买认可后,他才长舒一口气。2017年,怀揣着两年前的目标和对农业最高学府的向往,他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得益于在新疆的勤勉和相应的成果,他顺利被农大录取。

直面迷惘,脚踏实地

刚进入农大进行博士学习,鲁兵对未来博士学习充满希望与信心。然而由于博士研究课题与硕士的研究内容完全不同,他很快发现硕士期间努力所学的内容在这里全无用武之地,而博士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却又知之甚少。

在开学的几次课题组会上,他发现周围师弟师妹们的课题研究都在稳步推进,而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似乎一直止步于采集样本数据这一阶段。他开始逐渐变的焦虑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似乎一切都是无用功。他的导师汤修映教授注意到这一情况,与他促膝长谈开导并鼓励他。他也开始按照老师说的理念,放下急于求成的心态,开始慢慢补习研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不断虚心地向周围的同学请教学习。

每当再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起导师的谆谆教诲并奋力前行。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学习,他的研究终于有了较大的进展,也逐渐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取得研究成果并重拾科研的信心。谈到这些,鲁兵说,“科研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努力学习和突破自我。在面对失败和困难的时候,要坚定信念,树立不解决困难不放弃的信心。我们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和寻找解决办法。

学以致用,奉献自己

作为一名党员,鲁兵深知自己所学终需为人民服务,在繁重的科研之外,他还承担起服务企业的义务。作为企业的技术咨询人员,他对企业的发明改造和专利申请都事无巨细地参与。尽管这些事情占据了他的休息时间,但他总说这是他应该做的,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他说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生活在象牙塔,但是又能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为社会服务,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鲁兵牢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他坚信应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把青春梦想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