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中心设法庭 30小时结案
挂牌4年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人均结案数预计将超300件,数量远远高于北京地区其他中院以及其他两家知识产权法院;检察院不局限简单的办案,还“重拳”打击食药领域违法犯罪;公安机关改变过去的办案方式,建立了“一站式”管理的执法办案中心……
改革开放40年来,“公检法”作为代表国家机关执法的三大部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他们将科技融入执法,用规范化、智能化的工作模式,让百姓获得便捷的服务,让执法工作更透明、公正。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标的高、涉猎广
结案年均增五成
过去,市高院、3家中院及11家基层法院均设有知识产权庭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同年11月6日起,北京市撤销知识产权庭,知识产权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统一管辖办理。
建院至今年11月底,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2379件;截至今年10月底,共审结各类案件39971件,结案年平均增幅超过50%,今年结案预计将超过14000件,法官人均结案数预计将超300件,数量远远高于北京地区其他中院,也远高于上海和广州两家知识产权法院。
除传统专利等涉知产案件外,该院面对的案件类型也不断变化:无人飞行、4G通信、交互式电视应用等高新技术案件;双方当事人均涉外的诉讼案件;西电捷通公司诉索尼公司涉及WAPI无线连接标准专利侵权案、华为公司诉三星公司涉及LTE通信标准专利侵权案等中国权利人起诉外国当事人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
还有涉及药品标准的垄断案、首例图形用户界面(GUI)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首例声音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等新型案件;诉讼标的分别为8000万、1亿、5.2亿和10亿的华为诉三星案、宝利通诉北京小鱼案、高通诉魅族案、苹果诉高通案等此类大标的案件的新挑战。
其中,于今年二审审结的“中国喷泉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在从无先例的情况下,法官经多番研讨,认为音乐喷泉的喷射效果构成美术作品,判定被告侵权,在业内引发极大反响,同时填补了此前的空白。
审判辅助试点外包
节省40%工作量
作为整建制改革的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突破传统人事管理理念和做法,将“送达、诉服、卷宗整理”三个审判辅助服务试点以项目化外包的方式,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予以解决。
三个试点项目运行后,为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节省了40%的工作量,日均每人节省3.2小时,年均每人节省835小时。
截至今年10月,该院累计结案11658件,同比增长31.2%,其中审结技术类案件1549件,同比增长49.4%。在法官人均结案数量上,知产法院与北京市其他四个中院相比遥遥领先,是其他中院法官人均结案数量的2至3倍。
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查假冒、盯食品安全
办案形成“西检范式”
创建于1958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经过40年变化,从建院时十几人的队伍,发展到了如今的近300人。
自2016年始,西城检察院会同区工商部门,通过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及建议行政执法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刑案件,监督立案7件16人,着力惩治了“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等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西城检察院“重拳”打击了食药领域违法犯罪,自2016年以来开展了382次抽样检测,排查出线索30余例,目前获有罪判决6件7人。
在全市最大规模的“瘦肉精”系列案件中,西城检察院在办案的同时,建立了“案例智库”,为准确定性提供参考;梳理“行业规范”,按环节、按种类勾勒出动物检疫制度框架;摸底“监管现状”,从实际层面了解监管现状;借助“智力外脑”,引入专家论证机制,为疑难案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做好“证据转化”,为完善证据对接,明确指导意见。
“五步法”对案件的定性、社会危害性等进行了充分论证,形成“西检范式”,为后续案件的立案、批捕、起诉等顺畅衔接夯实基础。
设“全覆盖”制度
助未成年犯回归
1989年,该院设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查起诉办案组,开启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专业化办理的道路。2011年底,西城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成立,实行未成年人案件“捕、诉、监、防”一体化的办案模式。2016年9月在北京市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更名为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负责辖区内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和侵犯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
西城检察院在全市率先设置了“全覆盖”社会调查制度,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案件办理和帮教的参考。
同时,西城检察院将社工或社会学专家教授引入整个检察诉讼环节,从批捕案件受理到审查起诉、社区矫正监督、结案后回访,全程协助检察人员开展考察帮教,在涉罪未成年人出现新问题时第一时间沟通解决。
据了解,五年来,西城检察院共对31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帮教考察,现均已顺利回归社会无再犯罪情况发生,其中有人考上大学,有人出国留学,也有人与考察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朝阳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
手环“绑定”嫌疑人
电子档案自动生成
不仅法检两机构在改革中不断推陈出新,公安机关也不断摸索出规范化、智能化的办案方式。
过去,民警办案抓获嫌疑人后,一名嫌疑人需要两名民警看守,还要有民警外出调查取证、审查材料报批、跑手续沟通协调等,一起案件牵扯警力众多。
2016年,北京市公安局创新建设具有“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四大特点的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同年9月,朝阳执法办案中心成立,既为民警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因其规范化、智能化,解决了群众对口供合法性的质疑。
民警一人一卡,嫌疑人一人一手环,从民警押送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走进朝阳执法办案中心开始,嫌疑人就已通过手环与民警“绑定”。在这一个小小的手环内,既储存了嫌疑人的基础信息、案件基础信息以及全部的办案流程;当完成办案过程后,系统还会自动生成一份完整的电子档案和电子案卷。
不仅如此,手环还具备智能定位功能,无论嫌疑人佩戴手环走到任何一个点位,离他最近的音视频监控系统会被手环自动激活,开始采集嫌疑人现实情况,并在后台进行存储,随时掌握嫌疑人所处位置及行动轨迹。如果嫌疑人超出安全区域、超过限高、身体剧烈运动、破坏性打开等情况,都会触发报警。
同时,在执法办案中心内,还设有专业警辅人员,承担嫌疑人入区检查、信息采集、看押管控等一系列日常事务性工作,保障办案民警集中精力侦破案件。“999”急救中心工作站前置到办案中心,体表初检、X光、B超、心电图、尿检等5项必要检查也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完成。
设立刑事速裁庭
最快30小时结案
在朝阳执法办案中心中,还设有社工工作室、律师接待室、作价中心、法医中心等,打破民警单独寻找办案资源困难的桎梏,形成了执法办案资源一站式服务新格局、办案中心统一口径对接办案资源新模式。
通过对比办案中心建成前后执法办案各环节所需警力数及时间,经测算,为办案单位节省办案时间3-8小时、节省办案民警3-9人次,大幅节省办案时间,极大地释放了基层警力资源。
为了大幅度缩短被告人审前羁押期限,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朝阳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在办案中心设立了刑事速裁法庭,建立了48小时案件全流程流转工作模式。
对于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当事人对适用法律没有争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便可在刑事速裁法庭中进行速裁。在一起案件中,嫌疑人从被民警带入执法办案中心,到法院宣判,仅用时30余小时。
目前,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已在北京市全面铺开。(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叶婉)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