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学院孔祥斌教授主持召开后疫情时代我国耕地保护转型研讨会
本网讯 受新冠肺炎疫情、贸易战以及极端气候灾害等影响,各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提高粮食储备,我国耕地保护面临新挑战。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明年重点抓好的八大任务之一再次被提出,国家致力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在此背景下,12月26日,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孔祥斌教授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邀请学术同行及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讨论,为我国后疫情时代耕地保护制度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冯长春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萍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吴文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宋伟,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靳乐山教授以及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相关领导等参与研讨。
会议伊始,孔祥斌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年度进展状况。自获批立项以来,团队成员紧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从现实问题出发开展研究,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理论方面创新攻关,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形成了耕地保护领域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多次外业实地调查,撰写了多个政策建议和调研报告,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响应,撰写耕地保护有关政策建议,并上报相关部门,获得有关领导批示,转化为国家耕地保护的系列重大政策,起到了耕地保护“吹哨人”的作用。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这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并一致认为,项目组严格执行研究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的阶段性任务。
随后,与会专家针对后疫情时代耕地保护转型发展进行热烈探讨。吴文斌研究员认为耕地保护转型要创新国土科学技术,建立耕地保护数字支撑体系如大数据平台,并且需要从政策角度为耕地保护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提供支撑。冯长春教授认为不同区域资源本底条件不同、耕地高强度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应从空间差异性的角度精准识别成因及未来风险,分类分区分级进行耕地科学管理、健康管护。靳乐山教授指出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要更大力度地做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并建议为加强我国耕地的生态保护,可以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如美国的CRP、EQIP等。李秀彬研究员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后半段,亟需对城市扩张趋势、房地产业的红利持续时间做出科学研判,全面考量耕地减少影响因素,并不能一味、简单的归结为城市化,从而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做出更好的改进和完善。吕萍教授认为耕地保护转型最突出的应该是由管制转向治理的现代化,此外可以通过提高科学技术减少粮食加工、流通环节的浪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
孔祥斌教授结合重大社科基金相关研究,针对耕地保护转型提出了五个观点:一是构建耕地刚性管控与弹性调控的管理框架,二是划定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弹性空间,三是设定耕地生产空间协调利用清单,实现生产与生态协同,四是基于产量差改进土地整治模式,分区分级提升耕地质量,五是构建中国耕地保护横纵补偿机制。
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相关领导提出耕地保护政策设计不仅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引导,更要关注耕地利用主体对于政策的响应,转型的首要目标便是调动利用主体的积极性,建立以“权益协同”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提高其进行耕地保护的效益预期;同时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指引,全方位全要素地协同做好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的顺利推进把脉了研究方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瞄准后疫情时代下我国耕地保护中的重难点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耕地保护制度转型。
会议由孔祥斌教授主持,子课题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