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在郑州召开

16.09.2017  18:13

9月13日,2017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在郑州隆重召开。大会以“合作、共享、多赢”为主题,旨在分享设施农业相关政策和发展现状,促进设施农业产业交流。会议由中国农机化协会主办、中国农机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承办。中国农机化协会副会长马世青、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军、河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汤其林、河南省农机局副巡视员程双进等出席会议,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所长张跃峰主持大会开幕式。

马世青在致辞中说,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也是用工业的方式完成农业的行为,用装备创造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用自动化控制完成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用信息化来调整产品的生长适应性。他认为,未来农业生产将会是不同程度的设施农业,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以推动行业发展为目的,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主题,提出很多客观务实的发展思路,积极举办各类培训活动,为设施农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他希望未来设施农业分会在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并提出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未来会给设施农业以更多支持。

会议认为,此次设施农业大会是汇聚业内专家、产业精英的会议,会对交流设施农业发展与趋势、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他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中央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作出了新的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要求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增强农业发展可持续能力;要求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要求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等。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良好载体,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发挥其特有功能,对落实中央要求,改善农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不断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温室设施面积已突破21万多公顷;连栋温室面积连年扩大,达到5.18万公顷,比2015年增加了9.2%;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光温室和大棚结构不断换新,单体面积趋于大型化,更加适合机械化作业;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适用于温室大棚的专用小型农机具、智能化生产管理控制装备、新型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关键装备取得进展并且迅速投入应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模式、服务体系还比较落后,农机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等还很低。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快农机化发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特别在今年,高层领导亲自带队考察调研农机化,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仅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就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研究农机化发展的对策。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中国工程院咨询工作办公室研究提出了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启动了温室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有望在温室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作业方面取得突破。设施农业还被纳入农业部数字农业建设试验项目,这将为设施农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设施农业产业是个大舞台,唱好产业发展这台戏需要群策群力,加强联合,顺势而为。

农业部规划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崔军认为,此次大会是总结经验、分享成果、沟通交流、谋求发展的会议,是掌握知识、了解动向、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合作共赢的会议,必将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跨入新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需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生产方式,它适应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需要。近年来,设施农业产业队伍不断壮大,联动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面积不断增加,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新成果大量涌现,综合效率持续提高。他强调,在十三五期间,农机供给侧改革将为设施农业提供新机遇。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行动到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可以看出,国家对设施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将越来越大,设施农业自身发展速度以及产生的效果将越来越显著,可以说,设施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驱动力,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崔军提到,设施农业是农业部规划研究设计院的重要学科,设施农业研究所一直致力于设施农业装备和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政府服务工作,已经主持编制了设施农业领域现行的80%以上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承担了很多科研开发、工程设计等国家重大项目。最后他还承诺,未来农业部规划研究设计院将继续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分会发展,支持设施农业分会工作,搭建更好平台,提供更优质服务。

大会同期进行了2017年设施农业装备优秀创新成果颁奖仪式,共选出6项目创新设备和材料成果,1项创新工程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