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野鸭湖10年恢复2万亩湿地 PM2.5连续改善
清新的空气、独特的湿地景观、难得一见的动植物,位于延庆的野鸭湖湿地成为北京名副其实的“最美”景观地。然而,10年前的野鸭湖因严重缺水曾 “鸟”迹罕至。为了改善野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延庆县建立了北京市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年间累计恢复湿地2万亩,新增62种鸟类在此定居。
生态改善吸引295种鸟类栖息
位于延庆县西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野鸭湖湿地,含官厅水库北京辖区环湖479米以内的水域、滩涂、库滨及妫水河、蔡家河下游河流沼泽等,总面积6873公顷。
上世纪90年代,由于缺水严重、植被退化、库区污染等原因,野鸭湖一度“鸟”迹罕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97年,延庆县在野鸭湖创建了北京市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如今,这里因优质的生态环境,已经被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野鸭湖湿地时看到,几十种鸟类在此栖息,稍有动静,便会有成群结队的鸟群从芦苇荡中飞起,游人近距离就可以观赏到各色鸟类。据野鸭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介绍,从2005年至今,10年间,野鸭湖的鸟类种类已经从233种增加到了295种。2013年还首次发现了世界极危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同年还迎来了两只蒙古国飞来的环志大天鹅。今年又连续观测到紫翅椋鸟等多种北京地区少见鸟类。不请自来的稀有鸟类一次又一次刷新了野鸭湖的纪录,如今说野鸭湖是鸟类“天堂”,一点也不为过。
80个监控点全方位护航保护区
采访当天,正赶上今年北京的第一场雪。野鸭湖湿地的工作人员坦言,他们最希望北京夏天多下雨,冬天多下雪,因为湿地离不开水。同样,水也离不开湿地。“这些年,湿地通过自身的结构一直在改善着北京的水质。延庆的妫水河作为官厅水库的水源地之一,经过野鸭湖湿地的不断净化,水质至少提升一个等级,已经符合了北京城备用水源的标准。”由此,湿地对于水的净化作用可见一斑。
据统计,10年间,野鸭湖湿地累计恢复湿地2万亩。同时,PM2.5、负氧离子、空气湿润度等多项检测数据也连续多年改善。保护区还通过实施“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恢复了包括香蒲、扁秆藨草等湿地植物优势种,使湿地重现了当年多样化带状分布的不同湿地植物群落,吸引了黑水鸡、白骨顶等鸟类在此栖息觅食,蜻蜓、蛙类、小型湿地鸟类等数量大幅增加。
除此之外,保护区对湿地的维护也十分严密。通过“野鸭湖360度全周放映及远程监控系统”,在园内建设80个实时监控点和4个信号中转站,实现了对于保护区的全方位监测和信息采集。
137块动植物解说牌配备二维码
2007年,华北地区首座湿地博物馆在野鸭湖湿地落成。游客不仅可以在360度环幕影院中听到赵忠祥配音的《美丽的野鸭湖湿地》,访客中心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湿地咨询,使得来野鸭湖的游人络绎不绝。
北青报记者走在保护区内,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块带有二维码的动植物解说牌,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知道该区域内有哪些常见鸟类。野鸭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解说牌在整个保护区一共有137块,加上设置的观鸟亭台、亲水平台、科普栈道及湿地文化走廊等,可以说,每一处都体现了保护区对于传递人与自然的用心。
对于野鸭湖的变化,鸟类监测员方春说,鸟类对环境特别敏感,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鸟类来野鸭湖迁徙、过冬,可见这里的环境跟1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