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一年用5.5亿立方米“南水”

25.12.2015  11:55

  本周日,就是南水北调中线水进京一周年的日子。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自来水集团获悉,今年本市取用的“南水”水量达到5.5亿立方米,已占北京城区供水量的七成以上。而一旦南水出现问题,本地水仍可担起北京供水的重担。

  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介绍,根据用水需求、水厂运行、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等情况,南水与本地水的配水比例在逐步增加,初期由集团所属6个水厂每日取用南水70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7个水厂每日取用200万立方米,目前南水日取用量已超过北京城区供水量七成以上。其中,全部取用南水的水厂有郭公庄水厂、309水厂、门头沟城子水厂。北京城区及门头沟城子地区的用户均已喝上南水,涉及1100多万用户。此外,由于城区主供水管线向通州、大兴及昌平部分地区输水,这些区域的市民也喝上了南水。明年,大兴和石景山水厂将动工建设,同时通州、亦庄以及新机场等地的水厂也将陆续上马。

  梁丽指出,引入“南水”后,本市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今年1—11月,自来水集团地下水的取水量为2.5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6000万立方米。同时,“南水”进京,也让南城部分地区自来水硬度从350-380毫克/升,降至120-130毫克/升。

  “‘南水’水质总体合格稳定,应急供水车、供水罐等应急装置一年来从未启用。”但梁丽同时透露,今年4月至11月中旬,由于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南水持续出现了7个多月的高藻现象,水中藻类从初期每升1000多万个,增加到高峰时的每升3000多万个,是本地密云水库常年藻类数量的2-3倍,水中容易产生嗅味。为此,市自来水集团加密了原水水质的监测频率。接纳“南水”的水厂采取了强化预加氯措施,对藻类进行有效灭活,调整水厂混凝剂的投加量,去除水中藻类等悬浮物,调整臭氧投加量,去除水中剩余的藻类,确保供水安全。

  梁丽指出,目前本市在进行地下水的压采、自备井的置换,但这些都将作为战略水源进行应急备用,以低流量状态进行运行。一旦南水出现问题,可最大限度地“复用”本地水,保障本市供水。(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解丽)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