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46载改土治碱之路

31.05.2019  11:06

陈 龙

如今的河北省曲周县,广袤麦田令人心旷神怡。可曾想,40多年前,这里饱受盐碱地困扰,莫说粮食高产,就连野草树木都很难存活。

        是一群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来到了这里,46年里,他们一代又一代扎根基层,将汗与泪洒在这片热土,改善了曲周当地盐碱土壤环境,带动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大师生扎根治理  曲周彻底结束吃救济粮历史

        当地人告诉记者,自古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主要靠淋小盐、熬卤水谋生。民间更有着“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楼声响、不见粮归仓”的说法。

        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指示。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号召,以辛德惠、石元春、毛达如、黄仁安、陶益寿教授为首的治理小组进驻曲周县北部盐碱最为严重的张庄村,建设治碱试验站,拉开了曲周乃至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治理序幕。

        专家组扎根曲周后,考察研究土壤成分,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季风气候带区域水盐运动规律和“工程生态设计方法”,建立盐渍化障碍因素综合治理工程配套体系;因地制宜采用沟网结合、深沟浅井、抽盐补淡的方法,完成了曲周北部28万亩盐碱地的治理工作。到1978年,亩产粮食达到500公斤,相比1972年亩产79公斤增长了6倍多。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曲周县全境已不见盐碱地踪迹。盐碱荒地变成了亩亩良田,当地农民第一次有能力向外出售粮食,结束了吃救济粮的历史。为此,农民们以及曲周县政府特意在试验站内立碑,以感谢农大师生多年来的辛勤付出。

        试验站不仅走出了院士  也走出了农业发展新路

        改土治碱的成功,开创了一流大学与县乡政府合作的先河。

        46年来,曲周试验站先后走出了3位院士,培养出70多位教授,30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曲周县培养出5000多名农民技术骨干和农业技术人员。

        曲周试验站先后承担了80余项国际合作及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发出20余项农业科学技术,申请专利20多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中《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区综合治理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曲周县和中国农大的全面合作下,该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全国首批科技富农县、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示范县以及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

        近年来,曲周试验站围绕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了现代高产高效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

《科技日报》2019年5月31日第4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