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滩:北京风沙源变身新绿洲
黄羊滩位于北京西北上风口,居张家口市五大沙滩之首,也曾是北京主要风沙源之一。经过十几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林草覆盖率已超过90%。如今,这里建起了林场、文化园、采摘园,不仅涵养了京津水源,还让当地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沙地起公园
黄羊滩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黄羊山下,面积14.6万亩,距北京直线距离138公里。上世纪末,黄羊滩流动沙丘面积近90%,每年被大风刮走的表土达2.57万吨,夏秋泥沙入库量达65万吨,曾是北京主要风沙源之一。“过去,这里草木不生,天总是黄的,风裹着沙子直往人嘴里灌。连续刮两三天,屋子里都是沙子。”58岁的当地村民史建青向记者回忆道。
2000年,黄羊滩开始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十几年来,黄羊滩林场先后完成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近10万亩。张家口市宣化林场场长李澍贵介绍,目前,黄羊滩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74%,林草覆盖率超过90%。
如今,黄羊滩不仅堵住了吹向北京的风沙,还建起了文化园——2016年7月1日,在曾经沙化最为严重的许家堡村东,规划占地2000亩、投资1.8亿元的黄羊山文化园开园了。乘坐文化园的摩天轮俯瞰黄羊滩,满眼绿意葱茏,犹如一片绿洲。花田草海、瓜果压枝、亭台水榭,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我小时候就在黄羊滩里长大,后来因为实在受不了这里的环境,父母带着我们举家搬迁到城里。现在反过来了,城里人都往黄羊滩跑。”游客刘先生感慨地说,“如今的黄羊滩太美了,空气新鲜,我周末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玩,让孩子亲近亲近大自然。”据介绍,文化园开园以来,接待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
遍地采摘园
在宣化区洋河南镇,一个个水果采摘园鳞次排列;一间间阳光温室里,不同品种的果树竞相生长。金坤采摘园的主人肖飞告诉说,他从2010年开始建设温室,目前已建起60多个阳光温室,设施栽培面积达300多亩。采摘园里既栽培了本地传统优势树种,如桃、杏、葡萄等;还栽种了外来品种,像樱桃、无花果、蓝莓、猕猴桃等,实现了南果北移。
提到在黄羊滩上种植果树,肖飞仍记得当初的艰辛:黄羊滩上都是沙地,并不适合果树的生长,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在沙地中挖沟,将沙土移走,然后再换上适宜果树生长的土壤,并配备了输水管道。为保护生态环境,最近几年,他们还增加了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
在采摘园,每月都有水果可供采摘,肖飞掰着手指头介绍着,每年1月至3月采摘园内有草莓、4月中旬可以采摘杏子、蓝莓5月就可上市、葡萄在6月成熟、红肉火龙果一年都有……一个大棚每年生产1000公斤水果,每年可接待游客2万至3万游客前来采摘。肖飞介绍说,采摘园与北京、张家口的超市进行了对接,未来还打算通过电商平台推销水果。
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果品飘香,放在过去让人难以想象。
过上好日子
过去,黄羊滩除了沙地就是荒地,只有边缘地带才有村庄。这里的村民靠天吃饭,头两年种上的庄稼,过两年就被沙子埋了。庄稼长不好,辛苦到头一年也收入不了多少钱。
通过风沙治理,黄羊滩可利用土地增加了,对农牧业造成的破坏减少了,文化旅游项目的引进,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当地农民成了人人羡慕的工薪族。
宣化区春光乡张家坊村村民白云说,过去一味依赖种地,家庭收入少,现在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或到文化园打工,或到采摘园劳作,或从事林场养护,都能增加家庭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来黄羊滩周边村镇的农民饱受风沙之苦,如今靠着黄羊滩这个“绿色聚宝盆”过上了好日子,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按照“农业+旅游”的思路,发展起观光农业、林果采摘,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记者 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