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黄朴民:《孙子兵法》战略文化及现代启示

09.12.2015  15:24

  2015年12月8日晚7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黄朴民教授在图书馆三层报告厅给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孙子兵法》战略文化及现代启示”的精彩讲座。我校图书馆副馆长黄燕云主持了本场讲座。

  黄朴民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一本奇书,二字真言,三大板块,四项原则,五种关系”五个方面解开了《孙子兵法》的神秘面纱。

  所谓一部奇书,是指《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最系统最完整、评价最好、影响最广、最为灵活的一部兵书。黄朴民教授借用明朝军事学家毛元仪“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指出了《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孙子兵法》不仅被国外众多军事学家在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架构时所引用,更是被应用在战争的战略指导中。其充满人生哲学的战略筹划与选择,更是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黄朴民教授认为,读一本书,首先要把它读薄。《孙子兵法》简要而言,在于两个字——“算”和“骗”。所谓“算”指的是开打之前战略运筹要素的综合性、战略预测时空上的前瞻性、战略选择方案上的多样性和战略运作实施上的操作性。黄朴民教授以诸葛亮为例,形象的说明了“算”的重要性。而“骗”则是指开战之后战略手段的高明卓绝。他以自身生活中的经历为例,生动阐释了“骗”的宗旨、方法和境界。

  而在五大关系层面,黄朴民教授则指出《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兵书,还是一部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集中体现了孙子在今天的价值。“力与谋的关系”强调实力与谋略的相互作用,取胜的根本在于自身实力的增强,而谋略又会促进实力的发挥。“利与害的关系”,强调利害之间的辨证统一,要学会驾驭利害的智慧,区分根本与枝节、表层与本质、长远与眼前、局部与全面的利弊重点所在。“全和偏的关系”,在中国文化求全的价值取向下,懂得舍得的哲理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势与节的关系”,强调为人处事对于度的把握。“常与变的关系”,是儒家“经”和“权”的关系,是原则性和灵活应变的关系,强调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稳定与变化的有机统一,坚持原则性与变化的有机统一,尊重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切忌没有实际意义的一味创新,和一成不变的保留传统。

  黄朴民教授最后指出,《孙子兵法》实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方法,它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视野的开阔,使我们在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时能够牢牢把握主动权,能够面对和战胜各种挑战,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