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护鹤人执着的守望:女孩救鹤牺牲 亲人坚持
9月22日,在央视播出的喜迎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黑龙江篇)”中,有一个十几分钟的“黑龙江:代代接力护生态”的短片特别让人动容。短片讲述的是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徐家三代养鹤人的故事。为了这里的丹顶鹤,徐家三代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风里来雨里去,与鹤相知相守。父母奉献一生,儿女奉献生命,第三代养鹤人毅然决然仍旧留在这一片热土,续写执着的梦想……正是有这样的一群人,正是有这样的养鹤护鹤人,正是有这样的温暖和热爱,扎龙保护区才年复一年成为人鸟不舍的家园,那里是丹顶鹤自由飞翔的天地。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这首歌名为《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广为传唱。9月22日上午,这首歌的旋律在央视喜迎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黑龙江篇)》中再度响起。歌词中唱到的女孩叫徐秀娟,1981年,年仅17岁的她进入扎龙保护区,和她的父母一样成为一名养鹤工。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龙湿地,是亚洲第一大湿地,这里是丹顶鹤的王国。为了这里的鸟类,徐秀娟和弟弟徐建峰姐弟俩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父亲第一代养鹤人徐铁林,退休后仍对那些精灵般的丹顶鹤牵挂于心,徐建峰的女儿徐卓作为第三代养鹤人,又继承父辈们的事业扎根湿地。一家三代养鹤人就在扎龙,守望着他们的绿色梦想……
那个深秋
女孩被候鸟带走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许多人知道了为救白天鹅而牺牲的中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她将不满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挚爱并为之献出生命的养鹤事业。
徐秀娟,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满族村的一个养鹤世家。父亲徐铁林和母亲黄瑶珍是中国第一代养鹤人,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在1975年筹建初期,办公室就设在他们在扎龙的小土房里。鹤一直被视为他们的家庭成员,徐秀娟小时候经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年仅17岁的徐秀娟,因学校停办而不得不放弃学业,选择到刚成立不久的扎龙保护区工作。徐秀娟从进鹤场的第三天起,就能独立圈养小鹤,识别鹤的编号、记住每只鹤的出生年月,饲养幼鹤的成活率达到100%,创造了奇迹。经过她驯化的小鹤,能随她一起唱鸣,在她的带动下跳舞、飞翔。徐秀娟还成功协助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丹顶鹤的一家》、《飞来的仙鹤》。虽是临时工,但她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的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等技术,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1983年登上了《妇女之友》杂志的封面。
1985年3月,因得到东北林业大学两位教授举荐,徐秀娟自费进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由于家境贫困,她的学习生活靠咸菜就馒头仍难以为继,期间不得不四次靠卖血维持学业。从小热爱学习的她勤奋刻苦,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两年的课程,10门主课考试成绩全部为优。
1986年5月,还未毕业的徐秀娟就被邀请到刚筹建的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创业。南下时,她将3枚鹤蛋从几千公里之外的内蒙古辗转3天3夜运到尚未通火车的丹顶鹤越冬地盐城,没有先进的装备只靠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靠自己身体的温度和强烈的责任心保护着3枚鹤蛋!在盐城一个废弃的军用小岗楼里,她又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运用以往的养鹤经验和学到的科学知识,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将这3枚鹤蛋孵化成功,小雏鹤破壳出生、饲养成活、半散放饲养成功,出生后的第83天展翅飞上了盐城的天空。
采访中,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文波告诉记者,在198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鹤类保护会议上,徐秀娟撰写的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
1987年9月16日晚,心力交瘁的她为寻找两只心爱的白天鹅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0年过去了,徐秀娟仍然活在那首描述她凄美故事的歌里。她的生命在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而对于徐家人来说,30年来他们封闭、隔绝在与任何有着徐秀娟印迹的世界之外,他们不看任何有关她的文字报道,甚至不敢听那首专门为徐秀娟写的歌。30年之后,其实她生前用过的东西一样没少,只不过都深藏在家里某个安静的角落。
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徐秀娟的老父亲徐铁林,至今提起女儿仍然是老泪纵横。本来老两口退休之后可以到城里去住,可是他们依然选择住在扎龙的老房子里。原因很简单——这里可以看到鹤。徐铁林说,4个孩子,他几乎哪个都没有抱过,反倒是养鹤,天天把鹤抱在怀里。所以有时候他就想,再抱抱鹤吧,这就像是抱到了自己的孩子。看着一只只鹤飞到天上去,他也仿佛看到了天上的女儿,看到了那个被候鸟带走的女孩……
他走了,离开了自己一直牵挂的丹顶鹤
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1966年6月出生,1984年11月参加工作。原任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鹤类驯养繁育中心副主任、工程师。徐建峰最佩服的人就是姐姐徐秀娟,正因受姐姐熏陶,徐建峰于1997年从齐齐哈尔市建华厂调入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像父亲和姐姐一样,当起了养鹤人,从事饲养繁育及野外救护监测工作。
徐建峰2006年至2012年救护各种珍禽上百只,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他都会带领救护小组努力完成任务。在疫病防控高危期,他曾7天7夜守在工作岗位上,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在丹顶鹤繁殖季节,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带领同事徒步穿行扎龙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地带,用GPS定位丹顶鹤的巢区。在湿地中跋涉十分劳累和艰苦,有数不尽的蚊虫叮咬,酷热难耐,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据杨文波介绍,徐建峰还积极开展丹顶鹤野外散养笼养繁殖的研究。自2008年以来,丹顶鹤繁育和育雏成活率创建区以来最高,育雏成活率达90%以上,逐年呈上升趋势,徐建峰为野化丹顶鹤建立稳定的散养繁殖丹顶鹤种群做出了贡献。徐建峰因出色的工作成绩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受到扎龙保护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普遍赞誉,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齐齐哈尔市政府嘉奖,2012年徐建峰荣获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先进个人,2013年被齐齐哈尔市授予市劳动模范、获记三等功奖励。
为了鹤,徐建峰可以不顾一切。2014年4月18日早上,徐建峰像以往一样趟水约2公里进入扎龙湿地腹地观察散养丹顶鹤的繁育情况。当天中午徐建峰发现一只散养丹顶鹤的鹤雏和一枚鹤卵,为了确保鹤雏的成活,他在湿地里工作了1天。19日早上,徐建峰不放心鹤雏和鹤卵,又回到湿地里进行看护,在确保散养丹顶鹤鹤雏和鹤卵安然无恙后,返回保护区,途中他由于连日疲劳致使摩托车失控掉入路基下的水沟内,不幸殉职。徐建峰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和他牵挂的丹顶鹤,但他留下的是保护湿地、保护鹤类的执着精神。
她来了,续写一个与丹顶鹤共舞的真实故事
徐卓,是徐建峰的女儿,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所学专业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现工作于扎龙保护区鹤类监测中心,负责陆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鸟类资源监测。
在父亲徐建峰因公殉职后,徐卓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几本工作日记,上面记录了从1997年以来父亲所有的工作:丹顶鹤饲养、繁育、防疫、救治等都在其中,只要是他遇到的,都会记下来,从未间断。可是这些日记却在2014年4月18日那天戛然而止了,徐卓看到父亲这些日记突然萌发了一个心愿:她想让这些工作日记继续写下去,她想完成她父亲未竟的事业,这样就好像父亲一直在她身边从未离开一样。
201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完成一年学业后,徐卓萌生了转学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管理专业的念头,并在多方努力下完成了转学工作。2015年9月,徐卓放弃学校保送读研究生的机会,选择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回到扎龙守护丹顶鹤,守护这片湿地。
徐卓先在繁育中心小鹤组实习,她每天第一个到鹤舍打扫鹤粪,工作的第一个月,就凭借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救活了一只因颅内出血而奄奄一息的小鹤。那只小鹤意外撞到顶棚造成颅内出血而昏迷,表现为休克和眼底出血。徐卓和单位兽医师张显光判断为颅内压高而并非血压高,需要进行甘露醇输液。此时小鹤已经大小便失禁,徐卓没有一丝嫌弃抱起小鹤安抚它固定它并为它输液,随后徐卓用冰枕给受伤小鹤进行头部冷敷减轻其颅内出血程度。最后编号为614的小鹤在徐卓的精心照顾下成功恢复,健康回归鹤群。
严寒天气里,徐卓与男同事一起穿过大水衩,在尚未完全解冻的沼泽地里进行鸟类调查,经常一泡就是一天,往往调查结束后下半身冻得都没有知觉;炎炎夏日里,徐卓也会不顾地面摄氏四十余度的高温,身穿厚重的工作服在烈日下作业,配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课题,进行氮的排放及固定的监测采样。在徐卓朋友圈的一张照片中,身穿工作服的她在比她还高的芦苇丛中工作,头发被汗水粘成一绺一绺,脸上完全被汗水浸湿。这个原本娇弱的女孩,就像一只小鹤一样,羽翼渐丰,如今已在扎龙这片土地上展翅飞翔……(毕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