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八道湾旧居纳入35中新校址

19.01.2015  15:16

修缮一新的鲁迅八道湾旧居将成为35中图书馆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邓伟摄

35中旧址“遵义楼”在新址复建,得名“志成楼”,用于校史馆。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贾晓燕

  新学期,35中高中部的学生将喜迁新址。该校新校区位于新街口地区,35中的进驻,使该地区有了第一所优质示范高中。学生们乔迁新校后,不仅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还能拥有全新的学习体验,校园内古色古香的文物古迹也将丰富学生们的中学记忆。

  黑板不见了 上课走班制

  35中高中部新址已建设四年多。新校占地4.6万平方米,比旧址大一倍。新校址南到前公用胡同、北到西直门内大街、西至赵登禹路、东与西城少年宫相邻。

  现代与传统都融合进了这座全新的校园。校园北边是现代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南边是北京传统建筑风格的四合院,整体风格为青砖、灰瓦,加以暗红色点缀,古色古香。

  随意走进一间教室,记者惊讶的发现,黑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推拉的白板,师生可以用水性彩笔,在白板上记录、讨论学习心得,白板后还藏着一块巨大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教室中桌椅的摆放也别具一格。数十张咖啡色、桌面成梯形的课桌,拼成五六个小组,方便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教室里还有两张老师的办公桌。

  教室中的别致布置,是为了35中即将试点的选课走班制顺利实施。

  新学期,35中高一年级10个班将率先实行“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即学部制、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此举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课程,学生可不固定班级,依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菜单”选课,走班上课。据悉,同一科目课程可能会偏文或偏理,例如历史、地理、政治三科课程,将有内容深浅不等的版本,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5中校长朱建民表示,目前选课走班还处于试点阶段,未来,35中将允许学生自主选课,“讲得好的老师,其学生可能多得要搬着椅子在楼道里听课;讲得不好的老师,或许只有三四名学生去选,这对老师将是一种挑战。

  高端实验室向全市学生开放

  35中与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高中部新校址内建设了8个高端实验室,以培养创新人才。

  这8个高端实验室分别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化学可视化与纳米实验室、信息化生命科学探究实验室、计算数学实验室、航天科学实验室、航空科学实验室、空间网络信息实验室和天文大数据实验室。目前,35中还在研发定位于大学先修课程的实验室配套课程。

  航空科学实验室内配置了先进的科研风洞,而化学可视化与纳米实验室已被纳入本市50个高中重点实验室之一,将作为35中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活动基地。

  据了解,今后这些高端实验室将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

  此外,新校园的西南部还建有一处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可容纳800个座位的音乐厅,这是本市中小学第一座具有国际标准的现代音乐厅。

  鲁迅旧居和“遵义楼”成新景

  35中老校址拆迁缘于金融街扩建,按照规划,鲁迅旧居——八道湾11号院被纳入35中新校址中。

  记者在新校中看到,鲁迅旧居已按原有规制进行修缮,不久将挂牌“周氏兄弟旧居”。此处将成为35中图书馆的一部分,用于学生阅览室。

  1919年8月,鲁迅买下八道湾11号院,与弟弟周作人在此居住三年多。四合院分正院、后院和西跨院三进,鲁迅与母亲、夫人住前院,周作人及其“苦雨斋”在后院。鲁迅的《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著作均诞生于此。

  该校计划开设关于八道湾胡同的选修课,通过研究八道湾胡同的历史、门牌号、石狮子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5中的旧址“遵义楼”也在新校中复建。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是35中的创办人之一。1923年,35中前身——志成中学成立,李大钊任校董事会董事,并提出“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才,有志者事竟成”的办学宗旨。李大钊曾在学校的旧址老楼——“遵义楼”工作过。此次拆迁,35中听取了多位专家意见,决定异地复建“遵义楼”。

  据了解,复建后的“遵义楼”占地约800平方米,与新校址大门遥相呼应,现已正式命名为“志成楼”,将作为学校校史馆使用。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