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就是要与现实对话——《鲁甸72小时》进京参加中国原创话剧展演
光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韩业庭) 由云南省话剧院创作的地震题材大型原创话剧《鲁甸72小时》5月5日至7日受邀进京参加中国原创话剧展演。该剧再现了2014年夏天云南“8.03”鲁甸地震期间,在一个叫沙坝村的震后孤岛中,大学生村官徐晴组织村民开展生死自救的感人故事。
地震题材的戏不容易写,一方面这种不可抗拒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生活造成的冲击虽然巨大,但这种冲击并不能完全转化成戏剧冲突;另一方面,全社会地震这种时间虽然高度关注,但这种关注若找不到独特的叙事视角,就很难转化成舞台审美。虽然《鲁甸72小时》在震后两个多月就创作完成了,但值得庆幸的是,该剧无论是故事选取的角度,还是特殊情境的营造,抑或是人物心理逻辑的构建,都十分符合艺术规律,成功完成了一次从现实故事到艺术作品的戏剧转化。
《鲁甸72小时》首先找到了一个“小”人物作为观察视角。地震发生后,灾区面积广大,受灾群众数量巨大,该剧选取了受灾最严重、情况最复杂的龙头山沙坝村作为叙事场景地,以一个文弱的女孩子的临危受命为主线,将男人、女人、孩子、孕妇、支教教师等地震中的各色人等都统领起来。在抗震救灾的故事中,自私、懦弱、趋利避害等人性的弱点以及奉献、担当、勇敢、坚毅等人性的光辉都一一流露开来,让人在感受地震灾难的强大破坏性的同时,也认识了人性的复杂。从这个角度看,《鲁甸72小时》不仅仅是一部再现鲁甸地震及抗震救灾故事的话剧,更是一部地震场景中的浮世绘。
展现人性的同时,《鲁甸72小时》在艺术上也不断追求创新,成功描绘和塑造了地震灾区的艺术群像。历尽艰险把灾情送到抗震指挥部的大学生谢立阳,在地震中失去亲人还准备牺牲自己积极抗震救灾的共产党员张老三、坚守震区孤岛甘于奉献的村民罗大众,年已耄耋却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支持主人公徐晴的古老爷,重拾重建家园信心的村民张德贵……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地震中的不同群体,这些舞台群像有着“性情面目 人人各具”的艺术冲击力。同时,该剧不断强化这些艺术群像与主人公徐晴的戏剧人物关系,来自这些群像的强大精神力量,源源不断注入到徐晴身上,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舞美方面,该剧的舞台时空处理十分巧妙,整个舞台设计成一个转动的大转台,转台的不停转动,既巧妙完成场景和时空转换,更让人想到钟表——转台的不停转动,其实就是时间的不停流逝。抗震救灾中,分分秒秒都十分珍贵,转台的不停转动,给人以时间上的压迫感,恰好切合了《鲁甸72小时》这出戏所应有的氛围。转台不停转动,也象征着灾民们再废墟中不断转移跋涉的艰难过程。舞美设计的核心部分是震后的残垣断壁,废墟中翠绿青葱的小树让人感到生的顽强,强化了舞台呈现的诗意空间,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想象。另外,全剧发挥现代舞台多媒体的视听手段,舞台最前区的纱幕上配合剧情的推进,用投影将新闻和纪实视频报道,将全国上下对鲁甸的关心和采取的救援行动,表现得又简洁,又强烈,让观众在换场间隙,也能继续品味那些抗震救灾中震撼人心、动人心弦的瞬间。
作为一部新戏,《鲁甸72小时》当然还有不少需要打磨修改的地方。但这部作品整体风格令人印象深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看到了现实主义题材戏剧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