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热播引围观 盘点海外经典重拍运作法则

04.11.2014  17:20

  央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由周迅、朱亚文主演的电视剧《红高粱》最近在各大卫视热播,和电影版中“我爷爷”的叙事角度不同,电视剧版的《红高粱》用“我奶奶九儿”作为叙事主体、选择南方女子周迅出演剧中山东大妞形象的女主角“我奶奶”,引发观众热议。一边,《红高粱》原著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发声力挺主创团队,认为与巩俐表现的山东女人的大气相比,江南女子周迅则多了几份灵秀,集仙气、鬼气、灵气、人气于一身,塑造出了崭新的九儿形象。另一边,电影版“九儿”巩俐也表示,自己还没来得及看,但是很期待周迅的表演。

  经典重拍历来免不了比较,而收视率为王的电视剧市场,观众买不买账才是最重要的!下面这位观众的评价就代表了一部分正在看《红高粱》的电视观众的看法。

  观众:首先莫言的作品,是北方的,巩俐也是山东人,我觉得她可能演的就是那种北方的豪爽感觉。但是周迅因为她是一个南方的姑娘,然后又加上她的声音有一些沙哑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颠覆的。

  从小说到电影,从电影再到改编电视剧,人们的热烈讨论无疑说明了受众对产品的高度关注。那么这样多领域通吃的影视、文学产品在海外是否也备受市场的追捧?各国又有着各自怎样的运作风格?遵循原著还是颠覆原著,哪种更受市场青睐呢?

  首先我们到以影视多产著称的韩国去看一看。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观察员南黎明介绍说,艺术作品翻拍在韩国是非常常用的形式,但成功与否还要看编剧和导演对当代人审美需求的揣摩是否到位。

  南黎明:在韩国艺术作品翻拍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创作形式,人们之所以去翻拍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翻拍的作品,一般都是过去某个时代成功的作品,因此翻拍出来之后成功的机率会比较大。但是事实上却不一定是这样,有些翻拍之后的作品比较成功,比如说最近韩国新上映的一部叫做《我的爱我的新娘》这个片子是24年前已故韩国著名女演员崔真实的力作,这次翻拍之后成功,上座率连续好几周都是排名第一的。而有的就不是很成功了,比如说2011年由韩国导演翻拍的电影《晚秋》是1966年拍过的韩国老电影,叙述的是一个刚释放出来的罪犯和一个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30年之后翻拍的这一次上座率方面没有获得什么成功,主要是看写剧本的这个人还有这个导演他的眼光如何,思路能不能符合这个时代的胃口。

  在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看电影和读书绝对是人们钟爱的生活方式。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法国观察员万凌虹介绍,过去《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这样的名著改编相当盛行,当下,来自瑞典的小说三部曲《千禧年》也被拍成了电影,引起极大轰动。

  情节打动人是法国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点赞标准。通常情况下,喜欢阅读的法国人更喜欢忠实于原著的影视改编作品,历年来取得成功的翻拍片大都也是遵循了这样的创作原则。

  万凌虹:法国人还是比较喜欢忠实于原作的一些东西,因为法国人是喜欢阅读的,法国人阅读量是比中国人普遍来讲是要多很多。一般情况下,都是比方说有的是先看了书再看电影,有的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他们会去进行比较的,最后就是被大家很认可了,拍的比较好的电影,基本上是比较忠实于原著的。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美国。好莱坞电影、美剧是如何实现从文学故事到银幕、屏幕的精彩演绎的?观众更喜欢情节浓缩的电影还是内容得以充分展开的电视剧集呢?来听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美国观察员庞哲的介绍:

  庞哲:美国的确有很多将书或者是著名影片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的现象,而且电视连续剧是由于有足够的篇幅和把故事情节展开,这样反而会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今年著名的电影大片改编成为十集电视连续剧的最热门的例子就是警探破案片,原本是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大片,改编成为电视剧之后,也获得多项艾美电视剧节目奖,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也有民众不能接受这样的改变,而且希望保持自己对大片的良好的印象,而拒绝收看改变之后的电视连续剧。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