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新尚杯”高校大学生创业邀请赛暨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举行

25.11.2015  16:17

2015年11月22日,由新尚集团倡议并支持,由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新尚杯”高校大学生创业邀请赛暨“发展·责任·育人”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赛前,2014—2015学年度北京大学唐立新奖教金奖学金颁奖仪式于上午8时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介绍了唐立新奖教金奖学金的评审程序和结果。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新尚集团董事长唐立新共同为获得本学年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唐立新教学名师奖”“唐立新后勤服务杰出员工奖”“唐立新优秀辅导员奖”“唐立新奖学金”“唐立新优秀学生标兵”“唐立新优秀学生干部”的师生代表颁奖。唐立新在致辞中介绍了新尚集团设立“北京大学唐立新教育发展基金”的初衷和理念。叶静漪对新尚集团捐资支持学校发展的做法表示感谢,她介绍了获奖师生的突出业绩、唐立新奖学金获得团队“燕新社”的活动情况,并代表学校向参加邀请赛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仪式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鲁雅娟主持。

上午8:30,第三届“新尚杯”高校大学生创业邀请赛在鲁雅娟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陈沫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1所高校的30支学生创业团队按赛前抽签确定的顺序,分别进行了5分钟的团队答辩和6分钟的评委问答。由唐立新、软银中国资本董事总经理冯正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一弛、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洪泰创新空间CEO王胜江、车库咖啡合伙人金子森和点亮资本创始合伙人郭峰共同组成的7人评委团队,根据参赛团队提供的商业计划书,从团队建设情况、技术与产品、商业模式、行业与市场、财务与融资、项目执行与落地情况等方面为参赛团队评分,并通过多角度的提问对参赛团队的创业项目进行了深度点评指导。

邀请赛颁奖仪式于当晚19:00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叶静漪为获得三等奖的清华大学“八度阳光”、北京大学“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学“云满天厦”3支团队颁奖,唐立新为获得二等奖的北京大学“燕园德普科技”、浙江大学“神灯生科”2支团队颁奖,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和唐立新共同为获得一等奖的上海交通大学“精睿土木工程无损检测”团队颁奖。颁奖仪式上,还播放了反映邀请赛赛事历史和赛况的沙画作品。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庆东将“新尚杯”高校大学生创业邀请赛赛旗移交清华大学团委书记邴浩。

  林建华、唐立新为一等奖获奖团队颁奖     比赛评委和参赛队伍合影     交接旗环节

伴随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伟鸿、鲁雅娟的出场,“发展·责任·育人”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正式开启。林建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唐立新、冯正明先后围绕“创业教育怎么做”“怎样看待年轻人创业”“创新意识如何培养”“高校和企业如何携手”等4个主题发表了见解。

  论坛现场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两位校长肯定了大学课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课堂是一个广义概念,在校大学生也可以从校友创业的过程中受到培养、教育和引导,从而更好地为创业做好准备;大学需要企业家精神,更需要创新精神。唐立新提出,大学需要设立创业学院,聘请企业家任教,学生由专业人士辅导,可以更快更好地走上创业之路,因此,需要用新型方式将社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冯正明认为,“创新”与“创业”有区别,教育必须在大学校园里完成,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学生毕业后必须走向市场,了解具体的市场知识,在社会中摸爬滚打。

关于创新创业比赛对教育的作用,两位校长认为,比赛可以鼓励同学们走出校园,在赛场上与兄弟高校的学子互相交流、从中收获经验和成长;同时,比赛对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也很有帮助。创新创业比赛是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参加比赛可以让学生了解投资者的评价和市场的看法;比赛也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创新氛围,毕竟,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是“创新型创业”。

关于创业与学业关系问题,两位校长都鼓励学生在首先关注学业的同时关注创业,强调要平衡好创业和学业的精力分配,提出“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己的过程”“学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建立包容失败的环境”等看法。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问题,嘉宾们均不赞成学生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创业领域。两位校长表示,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但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引导;学校既关注学生在创业路上能走多远,但更关注完整的教育培养过程。两位企业家则建议,学生需要在学校里接受系统知识、为创业做好准备;走上工作岗位接受一段时间的历练和沉淀更有利于创业;创业要有失败的准备、要学会坚持。其中,唐立新还现身说法地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以及企业转型的经历。

关于企业和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问题,两位校长认为,大学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企业家的经验对学生成长很有帮助;创新创业需要在校园里打好基础,企业也能为学生提供大平台;大学资源需要对社会开放,社会资源也应该更多进入大学。冯正明建议大学开设典型案例教学课,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养。

论坛在4位嘉宾分别为“创业者”画像的环节中落幕。参加论坛的师生还通过“燕园学子微助手”微信公众号与嘉宾进行了三轮互动。

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