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创办附中附小 惠及5万中小学生

06.02.2015  10:22
      旨在让高校的资源输入提升基础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均衡,2014年起,北京出台创新之举——高校创办附中附小。高校与中小学“结对子”成效如何?高校如何找到贴合实际的契合点来开展扶持?中小学又应如何利用好高校资源?请看记者调查。
  这段时间,北京市的基础教育领域大动作频频:先是学区制与中小学九年一贯制让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信号再次被明显释放;接着,就近入学的举措使得公众对于教育均衡的呼声进一步提升,“倒逼”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将提升薄弱校质量、拉齐各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北京市教委和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想了不少办法。
  北京市三十几所中小学更名,“北京市万寿寺中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万寿寺小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回龙观二小”更名为“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更名之后都与大学沾了边儿。这些变化,皆源自于北京的一项创新之举——高校创办附中附小。
  轮廓初显
  以高校名义创办附中附小25所
  去年6月,北京市区教委牵线搭桥,将中小学“嫁给”了高校。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该项目启动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3所高校分别与海淀区等4个区县教委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设39所附中附小。其中,加强建设已有的附中附小14所,以高校名义创办附中附小25所,惠及近5万名中小学生。
  项目实施半年来,附校改善已初见成效:学生实践拓展活动增多了,学习形式多样化了,兴趣提高了,积极性增强了;老师教学思路更广了,学校教学和科研能力更强了;家长更放心、更满意了,社会关注度提高了。当然,对于学校主体来说,责任也越来越艰巨了。
  先说资金支持。从2014年起,北京市级财政每年设立78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该项目。支持标准为每创办一所附中附小拨付相应高校200万元。2014年暑期投入专项资金8383万元对附校进行改造和校园环境改善,改革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再说“看不见”的支持。从外在形式上的校园硬件资源共享到内在教学质量的协助提升,将高校优质资源引入基础教育的整合思想符合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理念,使教育链条不再割裂,实现各个阶段融合。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主任王焱红说:“北外除了和我们分享硬件资源,还利用其雄厚的外语师资力量,使学生耳目一新。”北外国际教育学院曹文院长也介绍说,作为外语特色学校,北外充分利用高校的外语教育和国际化优势,与附中一道探索十二年一体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用12年培养优秀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
  催生内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结对子”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找到贴合实际的契合点来开展扶持中小学的工作?
  “因为你的存在,值得我托付未来。因为我的未来,会和你一样精彩……”这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原丰台一中)新编写的校歌。首经贸附中李晨辉校长感叹道:“更名4个月来,从有形的校园环境、师生精神面貌到无形的校园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市教委和首经贸强有力的助推下,我们要推陈出新,‘打铁还需自身硬’。”
  调查中记者发现,附校并不仅仅是形式在发生改变,内涵亦在提升。走进首经贸附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校训、学风、励志公式等内容的“励志大道”;简约和复古两个风格的“恳谈室”,承载着教育工作者们的用心良苦;走进京剧社的大厅,又可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项目都是首经贸扶持附中改造和扩建的。李晨辉校长补充说:“有了这些硬件支持和校园文化熏陶,再加上我校自身教育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我们能不越办越好吗?”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北外附小教学副校长王芳说:“从地理位置来看,附小的可发展空间具有局限性。既然如此,我们就放眼校外,扩大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附小之前就与魏公村邮局、气象局、联想集团合作进行实践拓展,如今,借高校扶持附校的契机开辟更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方可实现素质教育和全方位发展。”
  专家指出,被帮扶的中小学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大学多样化的资源,借助大学的优质平台,使学校真正达到管理水平一流、师资力量雄厚、绩效质量优异,实现学校基础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真正达到与大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合作共赢
  实现教育资源高效重组
  “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高校与附校合作共建过程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李晨辉校长对此做出了生动比喻,“从遗传角度来讲,高校与中小学是母体与客体互生的角色,在文化基因中体现出来;从相互关系角度来讲,二者是‘大羊’与‘小羊’依存的角色,体现在合作形式上。”
  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相互注入新鲜的血液、汲取着丰富的营养。“附校给了高校不同的视野,以前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几乎不交流。现在三个学校融合了,视野宽了,才能互相学习。”曹文院长说,“多元发展的时代,谁的视野广阔,谁就能发展得更好。总局限自己的圈子、不与外界沟通,就会固步自封,被时代淘汰。”
  与此同时,高校与中小学的对接,在潜移默化地提高中小学校园文化软实力、为培养人才一体化模式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些近期的实质改变,比如增强了学生对未来的憧憬,激发了中小学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职工子女入学的压力,解决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
  当然,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过程中,还要着力解决一些难题、啃下“硬骨头”,比如: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打通小学升初中、中学升大学的招生政策渠道,保障持续的资金支持,让双方的合作能持续长久,等等。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势必需要通过3至5年的通力合作,才能创建一批教育质量良好、办学特色鲜明的优质中小学。但无论多难,第一步我们已然迈出……”几位中小学校长都表达了这样的心声。
  记者手记
  合力破冰均衡难题
  教育均衡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但也是一个现实难题。要将一所薄弱校提升为优质校,需要在硬件、软件上同时下功夫,而尤为难的,是在教学理念、师资水平、特色营造以及教育信心等方面实现提升。
  为真正实现教育均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北京市教委让大学帮扶中小学,为相对薄弱校提供强大的外力,让他们借助大学在教学理念、师资队伍以及特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补齐短板、提升品质,进而缩小与相对优质校之间的差距。
  但这里面有三个难点:一是提升教育质量非一日之功;二是中小学与大学毕竟属于教育链条中的不同阶段,要实现深度融合而非表面合作,需要真正激发双方的内在动力;三是要让合作成为新常态,配套的政策和体制的支持亦不可或缺。记者观察到,围绕这几个难点,无论是北京市教委、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大学和中小学本身都做出了努力与尝试,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当然,好事做好还需系统推进。期待在大学外力的驱动下,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办出特色、提升水平,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幸福享受“起点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