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新生参观国家博物馆

17.10.2016  10:39

10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新生研讨课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在青年教师李坤睿、夏璐和班级辅导员崔学芳的带领下,2016级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新生和党史专业新生等30余人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切实可感的展示中体悟近代中国历史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展览的第一部分主题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照片,雕塑,鼠首,兔首……通过观看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近代世界的日新月异和中国的沉寂与凝滞。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何抵御外来侵略,使中国富强起来成为每一个有危机感的中国人思考的时代命题;而展览的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从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三大阶级的尝试与努力中描绘了中华民族对发展道路的孜孜求索。资政新篇的实物,金田起义的图片,太平天国运动的景象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展厅第三部分为“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进入一片新的天地。通过观看中共一大的模拟会址、长征路上的文物藏品、抗战风雨中的历史图片和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现场还原,同学们体会到在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矢志不渝的努力。第四部分的主题是“全新的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展厅。无论是开国大典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伟大宣言,还是凝聚着新中国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的“两弹一星”的奖章,都使现场的同学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展开,内心备受鼓舞。

展厅第五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代的命题永远要有时代的意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到新世界的中国奇迹,从人才匮乏到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从食不果腹到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稳步前进。

本次参观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但它带给每一个同学的感触却是长久的。通过对历史环境的再现,同学们对近代历史的了解也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次参观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窗口,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更加期待此后的课程和更深入的党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