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集雨量抵10个静翠湖

27.07.2015  04:56

  昨天,施工人员在香山公园新建成的雨水收集池旁进行绿化土地平整作业。随着雨季的到来,市属公园通过绿地直渗、透水铺装、设置雨水回收池等方式收集雨水,打造绿色型海绵式公园。 本报记者 吴镝摄

  本报记者 孙宏阳

  京城连日降水充沛,市属公园的雨洪集水改造项目开始启动“海绵吸水”,仅香山公园今年的雨水保有量就将相当于园内静翠湖的10倍。通过规划绿地缓坡、铺装渗水砖等高招儿齐上阵,11家市属公园年均雨洪利用总量可达360万立方米。

  广场地下埋蓄水装置

  7月,进入汛期的北京降雨充沛。大雨过后,在香山公园里行走,透水砖铺就的游览道上看不到积水,这都归功于香山公园雨水及地表水收集利用项目,该项目在本市山林公园的应用还属首次,年底前全部完工。

  香山公园内,山体自然形成的玉华沟、双清沟、芙蓉沟成为三条泄洪沟,静翠湖原有的泄洪沟被重新疏通,收集到的雨水被循环到山上补充地下水,同时浇灌养护植物。公园东门附近新建的集水广场占地700平方米,通过地面铺设的雨水渗透盲沟集水,雨水全都被汇集到广场下方巨大的蓄水装置中。雨量大时,依山势而建的引水槽、蓄水池可以及时缓解地表径流,收集的雨水用于浇灌山上的草木、补充景观用水,或者直接连接消防水炮管道。

  据了解,香山汇水区域面积约为57公顷,占公园面积的四分之一。预计今年全年可收集雨水量7.7万立方米,能同时提供6万平方米绿化全年用水,供给1个采用雨水冲厕的卫生间全年用水以及花卉班全年一半时间的生产用水,总体雨水保有量相当于公园内面积最大的水体静翠湖的10倍容量。

  人工湖抽水迎接降雨

  公园内的人工湖是最好的蓄水池。近期的降水使北京植物园收集了约3万立方米的雨水,水流源源不断汇入大大小小7个人工湖。为了迎接降雨,北京植物园将3个大湖的湖水抽走一半,留住的雨水全都用来浇灌园中植物。人工湖总面积约为6公顷,蓄水达10多万立方米。在陶然亭、玉渊潭等公园,大面积的河湖扮演了重要的“防洪调蓄”角色。

  近三年来,市属公园在道路广场改造过程中,全部采用透水性铺装,极大提高了保水能力。北海团城从地面到地下有着一套完整的集水系统,由地表梯形砖、土壤层和渗排涵洞组成。将近4000平方米的地面均由倒梯字形青砖铺筑而成,青砖本身透水性强,加之形状为梯形,就像一个微型水库,砖与砖之间缝隙较大,雨水能迅速渗入土壤。陶然亭公园大部分的路面都做成了透水铺装,雨水被收集到积水池当中,在不下雨的时候抽出来再利用。

  渗水井成古树“营养灶

  由于公园绿地面积比例大,园林地形丰富,天然的渗透力很强,成为最有效的“绿色海绵”。这种方式最简单,投资最少,效率最高。天坛公园是北京市区最大的一片绿地,保有树木6万余株,植被面积180公顷,绿化率高达90%。园内大片的林地和植被区域形成植物的庞大根系,每到夏季降水集中期,整个坛域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各种植物的根系牢牢锁住土壤中的水分,快速吸收降水。

  在中山公园,利用这种原理设置的“渗水井”,成为园内古树的“营养灶”,工人在事先挖好的水井里放好肥料,上面盖有雨水箅子,通过渗水井收集暂时不能消耗的雨水,保证进入古树根系绿地中的雨水得到充分利用。北京植物园也有这样的渗水井,以灌溉碧桃为例,原来一棵树每年要浇5次水,每次水量230公斤,有了渗水井后,每次只需68公斤水,全年浇两次即可,用水量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

  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属11家公园共有绿化覆盖面积1020公顷,水域面积368.3公顷,年均雨洪利用总量可达360万立方米,园林绿地和铺装充分汇集“天上水”,蓄水、防洪一举两得。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