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艺创作繁盛 艺术家力攀高峰
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于今天正式开幕。近400名文艺工作者代表和嘉宾共聚一堂,回望来时路并共商今后五年首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大计。
过去五年中,北京市文联有19名作家分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首都文艺创作百花竞放,在国家级评奖活动中获得奖励119件(部),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优秀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健全的精品创作扶持机制。文学精品项目制、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筑梦北京”北京影协微电影创作大赛、“北京影协杯”剧本征集评选活动……过去五年,市文联共扶持各艺术门类文艺项目400余个,投入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在一系列支持下,长篇小说《北京时间》、传记文学《张恨水传》、散文集《故宫的隐秘角落》、电视剧《宣武门》、电视剧本《第一个十月》等一批爱国主义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京味儿题材的作品与读者、观众见面,不少年轻文艺人才借此崭露头角,在北京找到了归属感。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首都文艺评论力量的不断加强,也为淬炼优秀作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性环境。长篇小说《黄泥地》《三个三重奏》、话剧《王府井》、电影《第一书记》等多部用心之作,都通过市文联组织的专门研讨会,及时实现了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的互动。围绕“当下首都文艺创作的现状与发展”“北京文艺的变与不变”“当下主旋律电影的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北京民歌创作”等热点现象的系列研讨,也发挥着引领风尚,指导新时代首都文艺实践的作用。
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却无缘市场,难以登上荧屏和舞台,曾经困扰许多创作者。为了让更多好故事开辟出好市场,市文联连续举办北京剧本推介会,五年来共推介剧本1.2万余部,签约作品202部。其中,《情满四合院》《大会师》等多部优秀作品完成从剧本签约到作品成果的转化。在现场推介会之外开通的网上剧本超市,则可以帮助文艺作品的供需双方实时对接和交易。
繁盛的文艺创作来自于大量优秀文艺人才的聚集。如今,北京已建立起以文艺名家为高峰、中青年文艺家为主力、文艺新人为基础的首都文艺人才队伍。针对青年优秀文艺人才的培养、评选、推介等实实在在的举措,正在夯实文艺人才队伍整体基础。
“红包、积分、打卡、充值”“17楼、25级台阶、50.15米、84光年”根据这些不同命题,请创作团队在48小时内展开想象,创作一部20分钟的短剧。这是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推出的“48小时V戏剧”活动。这48小时的生活和创作过程都将在网上直播,不仅是对戏剧工作者的一种挑战,也给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戏剧人生活的平台。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已经举办了11届,从青戏节走出的李建军、孙晓星、裴魁山、何雨繁、陈明昊等,已成为当下中国戏剧创作的主力军。
像青戏节这样的平台不胜枚举,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舞蹈大赛、北京青年相声节、北京摄影艺术大展、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等活动均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北京市文联还培育出北京喜剧周、北京喜剧幽默大赛、电影配音大赛等新品牌活动,集中展示推介各艺术门类文艺人才和创作成果。
刚刚过去的春节,在人们阖家团圆的时候,许多文艺工作者却舍小家为大家,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他们为留京过年的人们送去精彩的节目,送福字、贴窗花,帮居民拍摄全家福……把老百姓的屋里屋外都渲染上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类似这样的惠民活动,其实一直贯穿全年。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五年来,市文联面向北京市16个区和全国8个省份、36个地市及相关区县开展文艺培训和文艺支教课时近3万课时,直接培训学员达5万余人,惠及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十万余人。
新年伊始,首都文艺工作者们已然忙碌起来。无论是宽敞明亮的大剧院,还是田间地头简陋的场院,他们总是出现在人们需要的地方;无论是记录改革开放40年的鸿篇巨制,还是关注市民生活变迁的细微刻画,首都文艺作品都在努力体现出时代风采和人们的心声;而眼下,无论是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还是借助传统展览展示渠道和空间,人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欣赏到最新的创作。(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洋)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