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首都成“首堵” 北京政协委员为交通建言献策

22.01.2015  18:43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尹力曾鼐)目前北京机动车总量已超560万辆,“”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可谓家常便饭。从工作日早晚高峰的常态堵,到雾霾天、雨雪天、节假日的暴堵。22日,在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为北京交通建言献策,希望首都不再被戏称为“首堵”。

  征收拥堵费降低用车频率

  北京市政协委员苏号朋建议,为进一步治理交通拥堵,可考虑用技术手段在三环内征收拥堵费,同时根据机动车每年的行驶里程收取排污费,以多种手段引导私家车主降低用车频率。

  他认为,官方应继续分区域提高市中心的停车费,将市中心依照环路分区,进一步提高停车费标准;坚持实行严格限购政策,从源头控制机动车数量增长;加快鼓励措施落地,引导潜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苏号朋提出,有相当一部分的交通拥堵是由道路设计水平低或交通设施不合理造成,因此应完善交通设施,降低红绿灯的故障率,及时修理道路,减少路边停车位……这些措施都可提高道路利用效率,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让民众有更多选择

  北京市政协委员左志认为,北京在公共交通服务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政府应为民众提供一个他们愿意选择、能替代私家车出行的公共交通方式。

  为此,官方仍要大力发展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在合理分配主城区的道路资源、改善交叉路口的通行瓶颈、建立完善的交通信息预报系统等方面做到最好,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左志说,官方可发展立体停车楼,在节省空间的同时还能解放道路,降低城市辅干道的拥堵。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越来越多在北京工作的人选择去远郊区或临近的河北燕郊等地购房,他们的通勤也为城市交通“添堵”不少。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程留恩建议,官方可考虑增加北京至燕郊等地的动车班次,利用现有的闲置路网资源,“让市郊铁路也能为城市内的通勤族服务”。

  换方式“限行”更易被人接受

  北京市政协委员朱良认为,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路权是稀缺资源,官方应该利用电子车牌进行精细化的限行管理。对此,他建议,北京应尽快试行机动车电子车牌和电子标签,建立车辆轨迹实时定位系统。

  他提到,北京为缓解拥堵,已有尾号限行等政策,但这种“限行”方式幷不是最好的选择,“政府不需限制民众购车和用车,只要限制超额排污和超额添堵,可用经济手段限制出行”。

  朱良说,一辆汽车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值与其行程总里程密切相关,应该将机动车排污总量额度合理地分配给每一辆车,即每月给每辆车一定的行程里程额度。车主在合理的用车里程内,可不交费,但如果超额用了里程就需额外交费,“多用车、多排污,应该多付费”。(完)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