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粮食浪费让人寝食难安”
在阜成路一栋写字楼外,聂四显穿着单薄的工作服站在风中,看见记者,他激动地挥手打招呼。“这封信,我以为会石沉大海!”老聂的声音有些颤抖,“感谢你们关注这件事,我要先给你鞠个躬。”话音刚落,年过半百的老聂一个90度深鞠躬。老聂写给市委有关部门的这封信不为自家事,他是太心疼餐桌上被浪费的粮食了。
老聂是河南驻马店人,在北京打工20年了,最早在建筑工地干,现在是一名物业维修工人。几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电视节目主持人介绍,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可以够上亿人吃,他当时就被震惊了。自那以后,他走到哪都紧盯着人家的餐盘。
这一盯,老聂生了心病。“真是触目惊心,想着那些剩下的饭菜,我寝食难安。”老聂的手机中保存着数百张照片——剩着一整盘饺子的餐盘,剩着大半碗的盖饭,还有一个个盛满了剩菜剩饭的泔水桶……
“现在就是吃饭高峰期,我带您去食堂亲眼看看!”老聂说的食堂,位于海淀区一座写字楼的地下一层,有八九个档口,炒菜、麻辣香锅、面条米线等一应俱全,可以同时容纳三四百人用餐。
进了食堂,只见一个年轻小伙子把餐盘端到回收处,盘子里剩着3个小馒头、一层米饭,土豆丝和芹菜没怎么动过筷。一个年轻姑娘端着一个大碗过来,里面的鱼香茄子盖饭还剩三分之二。再看那些留在桌上的餐盘,羊肉泡馍套餐丢下两个馍,麻辣香锅剩下半盆菜,没吃几口的面条已经坨了。老聂掰着手指头数,十人当中能达到光盘的不足三人。
“以前去洗碗间维修时,看到的景象更惊人!”老聂说,仅这个餐厅一中午就有三四大桶剩饭,加上另一座写字楼食堂的两三桶,估计有1400斤重。“这事儿得有人管!”老聂当时就下定了决心。
他把那些没动过筷子的馒头、米饭、炒菜装进打包盒,有时候当自己的晚饭,有时候送给地下通道里或是天桥上乞讨的老人。
老聂还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中午自助餐免费吃,他一般只要二两米饭,两个热菜。看见同事盘子里剩得多了,他笑着跟人家说,“你吃不了,我替你吃吧。”一开始,人家还高兴地答应,后来明白他这是杜绝浪费,都挡着自己的盘子,连忙说:“我还吃呢,还吃呢。”
光是身边人,影响还是太小,老聂想要在更多人中倡导。“您吃完了?剩这么多,能给我吃吗?”老聂在食堂里问一位剩了不少饭菜的年轻人,那个“剩”字故意提高了音量。年轻人迅速把盘子推给他,没说一句话,也没抬眼。
老聂不气馁,他拿出旧挂历,在背面写上劝诫浪费的话,走到路边,摆好从垃圾桶中捡起的整盒整盒的米饭和一袋子只咬了几口的馒头。
信件摘录
尊敬的北京市委宣传部领导,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在物业维修班工作,经常到食堂后厨去维修,到洗碗间每天都能看到三大桶员工倒掉的饭菜。我们大厦分A座、B座,我到B座观察了几天,B座比A座浪费的更多,B座每天中午倒掉的饭菜有三四大桶,每桶重至少有二百多斤。因为我用手机拍照,我拉了几下,我一个人拉不动,不锈钢桶大的高度有80-90公分,直径也有90公分左右。A座和B座合在一起估计有1400斤左右。1400斤饭菜能够多少人吃饭,可想而知。
尊敬的领导,我观察吃光盘的十人之中有三人左右,盘中剩有一部分的有六人左右,其中剩下的够一个小饭量人吃的有三人左右,十个人之中就有二三个人浪费严重。十个人倒掉的饭菜足够三个人来吃,这个数字可不夸张。一千人吃饭倒掉的饭菜够三百人吃饭。
尊敬的领导,这是一栋大厦浪费的饭菜。北京市有多少大厦我数不清,浪费的饭菜合在一起是惊天动地的数目。我们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今天我们能吃顿饱饭。今天我们吃上饱饭啦,就如此的浪费粮食!我们能对得起流血牺牲的先烈吗?
这是物业食堂,浪费的是冰山一角,还有大到饭店,小到百姓餐桌……
尊敬的领导,今天城市人的浪费已成为自然而麻木的现象,我们城市的年轻人已到了非教育不可的时代,更有甚者是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我从垃圾桶里捡到过六整盒米饭和六七个馒头,这是打工的人扔掉的,建筑工地到处可以看到扔的整个的白馒头。
我看到今天如此的浪费,激动得有点过激,我想到流血的先烈,我忍不住在一个食堂吃饭的高峰对大家演讲,教育浪费者。听了我的演讲,有浪费者找到餐厅经理说,那个人是谁呀,他凭什么教育我们指责我们,我用钱买的,浪费的是我的钱,与他有什么关系。
……
尊敬的领导:我向您请求,大力宣传教育,节约粮食,提高国民素质,让世界人民向中国人学习美德。
聂四显
2015年12月4日
短评
把节俭之风融入生活点滴
张砥
老聂以一名普通群众的热心担当,呼唤全社会对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重视和践行,给我们每一个人作出了榜样。
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花钱消费是个人自由,浪不浪费他人无权干涉。殊不知,浪费本身就是对社会资源的侵蚀,不仅涉及个人行为,更关乎公共利益。纵然我们现在生活富了、腰包鼓了,适当吃好一点,提高一下消费水平,都可以理解,但这绝不能成为丢掉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的理由。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得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反对奢靡之风。
浪费是公众的大敌,节俭是社会的恩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只有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都落实全面节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才能够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只有人人躬行节俭,反对浪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厉行节约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以身作则的事,也是身处现代文明所应有的生活方式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对于粮食,我们要敬畏;对于资源,我们要感恩。让我们都来向老聂学习,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俭之风真正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间。(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宏阳) 【编辑:刘文曦】